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课外生活 > 名人传记

经典历史名人传记之松下创业伊始

编辑:

2014-08-15

与附近企业的纷纷倒闭形成鲜明对比,松下制作所越办越兴旺。为了适应人员和设备增加的新情况,他把隔壁的几间空房租过来,改成了厂房。一些被股票下跌和经济萧条吓昏了头的人认为松下这样做简直是发疯了:别人都担心收不回资金,他为什么还要大把投进去呢?

与此同时,他也面临了新的诱惑。地方政府见他经营有方,也主动对他表示友好,提出让他担任种种名誉职位。他若是对此有兴趣,不难弄个议员来当,甚至可能进入议会。但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行是办企业,若是卷进政治漩涡,很快就会被洪水吞没。因此他委婉地谢绝了种种好意,尽管他在热心公益事业方面并不落后于他人。

松下此时真是万事如意,1921年,他的妻子怀孕了。这就是说,他即将为人之父了!

他回想父亲辛劳一生,不仅未能将众多子女抚养成人,连自己也早早命归黄泉,真是值得同情。而自己虽说9岁就开始帮人做工,历尽艰难,总算创建了自己的事业,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根基,能为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尽到更大的责任,的确值得欣慰。

但是,切不可骄傲自满,止步不前,必须时时刻刻坚定这一信念:

非认真不可;非老实正直不可;

非生意第一不可。

4. 最初的发展

松下租用了隔壁的房屋,增加了几台机器之后,很快又感到现有生产规模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非建一个像样的工厂不可。

他到处打听,在大开路一段 73号找到了一块四百多平方米的出租地。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把这块地租下来。

分期付款盖新厂

签署了租地契约之后,他马上就考虑如何使用这块地。他打算先用280平方米:180平方米建厂,100平方米建事务所和住房。他照此设想画了一个草图,请建筑承包商估价。

这位承包商名叫中川好郎,是大阪城第一流的建筑师。中川根据松下的意图绘制成漂亮的立体图,并且提出了详细的估价单。

松下一看这立体图,高兴得不断叫好,因为这比他想像的还要堂皇,还要气派;与他现在的所谓厂房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可是他的兴奋心情马上就被报价单蒙上了阴影。中川的报价总额是七千多元,可他现在只有4 500元,还差二千五百多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啊!

不仅如此,若加上添置的设备和周转金,至少也得再筹集12 000~13 000元!

当时整个经济不景气,银行对谁都不放心,不可能贷给他这么多钱。

至于私人财阀,一个个装穷叫苦,你还没开口,他反倒会先提出向你借钱哩。

可是看着眼前的立体图,想着将来的辉煌事业,松下心中连连呼喊:

“我一定要把这厂房盖起来!一定要盖!”

可是,他非常清楚,若是弄不到钱,这一切构想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他暗自寻思,这个厂再快也得半年才能盖成。在这6个月里,他还可以再赚一些钱。

然而,无论怎么赚,无论怎么省,要凑到12 000~13 000这个数目,天天不吃饭也办不到啊!

最后,他只好向中川交底:

“我现在钱不够,只好请你先盖厂房,事务所和住宅留待以后再说。

因为盖厂房只需3 500元,这样,我还能剩下1 000元作流动资金。”

没想到中川回答说:

“这样当然可以,不过成本会增加。还是厂房、事务所和住宅三者一起盖合算。”

松下一听的确有理,可是自己实在无法拿出更多的钱来。他说:

“你知道,我现在总共只有4 500元。如果你同意让我延期付款,我就一起盖。你看到了,我的生意很兴旺,一定不会让你为难。”

松下这是第一次同中川打交道,心想对方还会讨价还价,但他听到的却是:

“好,一言为定,所差的2 500元,你就按你能接受的条件支付吧!”

“此话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不过,我要声明,你可不能把我的房子拿去做抵押啊!”

“按照常规,我是有权提出这一要求的。如果你不喜欢这样,我也不坚持。”

“这实在太好了!”松下被对方的诚意感动了。他半开玩笑地说:

“只是我并不领你的情,我是为了方便你,才把这个工程交给你啊!” 条件就这样爽爽快快地谈好了。

尽管松下深信,工厂盖好之后,效益必定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所欠的建筑费必定能按时付清,但仍然感到责任重大。中川之所以如此痛快地答应先垫付建筑费,完全是出于对他的信赖,他怎能失信于中川呢?

在新厂建筑的过程中,他即已考虑好今后的生产和销售计划。现在,他已不是怕工程完成无钱付款,而是担心进展太慢,影响了时机。

一有空,他就到工地上去转。发现什么问题,及时与施工人员商量解决,以促使工程高质量而又高速度地进行。

他认为,这是一座完全属于他的工厂,他一定要以此为基础,尽最大的努力,完成更大的事业。他不仅充满信心,而且设计了好几套计划,并且养成了随机应变的能力。

四个月之后,工程一完工,他就连家和厂一起搬进去,抓紧时间安装设备,组织生产。这个正儿八经的厂房比原来的工厂面积大四倍,设备安装合理,因而效率比原来提高了五六倍。

不争则已,争则必胜

新厂的建设给松下电器制作所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希望。此时,人员增加到三十多人,新产品每月都能推出一两样,经销店也是不断增加。除了继续巩固和扩展大阪和东京的销售基地之外,又积极往名古屋和九州方面寻求新的市场。

说来有趣,九州第一家经销松下产品的商店不是电器店,而是玻璃店。

这家商店的老板姓平冈,在九州很有名气,资本也很可观。他看准了做电器生意发展前途大,对松下的进取心也很佩服,因而两个人第一次接触就有相见恨晚之感。平冈说:

“你要开发九州市场,就让我来打先锋吧。我们好好配合,不愁打不开局面。”

松下被他的热情所感动,再加上对他的信誉早有了解,便毫不迟疑地把九州地区的包销权交给他。

起初,营业额并不大,每月只能做一二百元的生意,带有试验性质。

随后越做越大,15年之后,月营业额即达10万元,占整个九州地区电器销售总额的30%以上。此是后话不表。

且说松下迁入新厂之后,才过五个月便初见成效:职工从三十余人增加到50人,月产值也从原来的二千多元增加到1 5000元。

当然,在电器行业也不只是他一花独放。他虽说较之以前有很大发展,与一些同时起步的小企业相比也显得出类拔萃,但在东京电器、石渡电器以及大阪的时和商会等大电器制造厂面前,他的电器制作所还是个不起眼的小不点儿。

当时,这些大厂商的竞争十分激烈,竞相推出自己的新产品去争夺市场。主要的竞争商品是配线器具,而在这当中又以开关插座为核心。

面对这些强手,松下并不感到自卑。他认为自己虽然一时还无力与他们竞争,但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称王称霸。对于开关插座,他曾经认真思考过,并且设计了几种改良方案,还造出了一些试验产品。可是他清醒地看到,其他厂家都已将插座开关的研究推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自己一时难于实现革命性的突破,如果硬着头皮去生产和竞争,只会一败涂地。不如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其他方面进行改良,开发受大众欢迎的新产品,才能免担不必要的风险,保证稳扎稳打地赚钱。

主意既已拿定,无论员工们如何劝他生产开关插座,无论经销商们如何说这种商品大有赚头,他都坚持暂不开发这一产品。他心中默念着:

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为撑面子而去冒险。一定要安全核算,谋定而动。凡事要由易入难,这是常识,也是成功之路,千万不可勉强。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从事其他事业,都千万得注意这一点。他觉得,年轻人往往因为过分热情而坏事,多半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或者懂得了而没有认真贯彻执行。

实际上,他对于开关插头之事,一刻都没有忘怀。他一直在暗暗地琢磨、改进,直到多年之后,具体说是在1929年,当他觉得完全有把握在竞争中取胜时,才正式下令生产这一产品。结果一炮打响,与东京电器的产品同被评为一级品,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货。论成本和销售价格,他的产品极为合算;而论产量,也远远超过其他厂家。

单此一例即可看出,松下不是害怕竞争,而是要选择合适的竞争时机。不竞争则已,竞争则须稳操胜券。

炮弹型单车电池灯

不过,对于松下电器制作所来说,生产开关插座远没有开发单车电池灯重要。

由于在单车店工作多年,干起电器这一行之后,松下还是时时不忘单车,总想造一些单车零件,最好是与电器有点关系的。这种朦朦胧胧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不久就结出了果实。

前面说到,即使在当上电器制作所的老板之后,松下依然律己很严,每天骑着单车出门去办事时,总要顺便送些货到商店去,回来时也要带些生产必需的原材料。由于要办的事太多,要跑的地方太分散,往往是天黑之后才能回家。

若是在大街上还好,有街灯可以照明。小巷里没有街灯,就得点蜡烛。蜡烛倒不难固定,只是容易熄灭。不要说起风,就是骑快了也不行。

有时天太黑,没有亮就不能骑车,只好不断擦火柴去点蜡烛,实在麻烦极了。

这时,他头脑里闪出一个念头:要能有一种不会熄灭的灯安在单车上,那该有多好!

电灯不会灭,可是单车上装电灯,就得装上两根几千米长的电线,走到哪里拖到哪里,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当然,也可以用瓦斯灯,可是瓦斯成本太高,一般人买不起,即使能生产出一种小巧实用的单车专用瓦斯灯,也不会有销路。

油灯如何呢?这比蜡烛还要糟。

惟一的选择是电池灯。他在东京见过这种东西,只是听说一副电池只能用两三个小时,其构造既不适用于单车,价钱也太贵。

经过反复权衡,松下决定:一定要设计出物美价廉的单车专用电池灯。

这真是一举数得的事情:既可解决自己的实际困难,又可解自己的单车情结;更重要的是,这种产品销路极大。试想,每个拥有单车的人都要买一个电池灯,这加起来会需要多少啊!

再说,电池灯也是电器,由松下电器制作所来生产它,难道不是名正言顺吗?

谁来设计呢?松下自己。

什么时候开始呢?马上动手。

由于白天工作很忙,安不下心来,他就用晚上的时间来从事这一项工作。画了撕,撕了画,过了许久,他的思路才慢慢变得清晰:一定要构造简单、不容易出故障,换一次电池要能用10小时以上,而且价钱必须便宜。

这些要求说起来简单,要一一实现却是非常困难。转瞬之间三个月就过去了,他做成了一百来个试验品,可是一个也不符合要求。

收手吗?不,松下不是那种半途而废的人。

请人设计吗?不,松下深信自己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

又经过了三个月的努力,他总算做成了一个炮弹型的电池灯样品。

它外形美观,构造简单,一组电池可用四五十小时,比点蜡烛便宜得多,也安全、方便得多。

在这一倾注半年心血的发明中,松下体会到,要真正创造全新的产品,就得彻底解放思想。他之所以长期找不到正确答案,就是因为一直摆脱不开“要用标准电池”这一观念的约束,每一种设计、每一个思路都以市面上出售的标准电池为出发点。直到跳出这一误区之后,他的思想才豁然开朗,很快就找到了以特殊的电池组合来作为电源这一技术诀窍。

而灯泡的采用虽说似乎源于灵感,实则与他对电器界的密切注视有关。当时,市场上刚刚出现一种五倍灯泡,体积虽小,亮度却是普通灯泡的几倍,而耗电又极少。松下将它与自己设计的组合电池配用,效果极佳,且发现其性能良好,不易烧坏,也不怕震动,真是高兴极了。

至于炮弹型,虽说主要是为了好看,但从力学原理来看,它也有减少气流阻力从而有利于发挥车速的优点。

怪事:订货也要求人

满意的样品虽说制成了,但离批量生产还有一段崎岖的路要走。

首先是装电池和有关配件的木盒子到哪里去买。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松下干的是电器这一行,对木器行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没有办法,只好抱着电话号码簿查阅广告,并且同时四处打听。最后,好容易找到了两三家木器店。

松下拿着做好的单车电池灯样品去给第一家木器店的老板看,商谈订购事宜。可是那老板一看就皱起了眉头:“我们从没有做过这样的东西,没有把握。你还是到别处去看看吧。”

第二家虽说没有让松下吃闭门羹,但也不肯爽快答应。他们说,这种新玩意,费时费料,很不合算,要松下说明每月能订多少货,再作考虑。

松下此时也无把握,随口说:“开始这两个月,就每月订一二百个吧。”

木器店老板一听,连连摇头:“这个数目太少,我们连料都不好备。

再说成本太高,双方都不合算。”

松下赶紧解释,说这种单车电池灯很有发展前途。虽说是新产品,一时买的人不会太多,但是随着人们对其优点了解的增加,销路就会越来越大。

任他说得天花乱坠,对方仍然一口咬定订货少了无法做;若是每月订3 000个,才有可能进一步商量订合同的具体事项。

没有办法,松下只得表示,可以先按每月2 000个的数额订货,半年后再作调整。

对方见他执意不肯增加订货量,只得同意每月2 000个这一数字。

此事已令松下费尽唇舌,干电池的订货更伤其神。

前面已说到,松下设计成功的单车电池灯所使用的不是市面上出售的标准电池,而必须安放特殊型号的电池,换而言之,必须使用按松下的标准生产的电池。

松下知道,在这之前,也有人生产过电池灯,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电池质量不佳,只能使用三四小时,成本太高。按松下的设计生产出来的电池应当能够连续使用30~40个小时,这样的电池该委托谁来生产呢?

当时最著名的电池厂有两家,一家在东京,另一家就在大阪。他们不仅财大气粗,而且自认是电池业的权威,只习惯于让世人接受他们生产的型号,而从不把别人的设计看在眼里。为了免得碰一鼻子灰,松下没有去求助于他们。

他把目光集中在二流厂家之中。心想,这么多厂家,必定会有不逊色于一流厂家者。挑来选去,他选中了东京的小寺电池厂。当然,他的选择不光是看广告和听别人介绍,还要认真比较各厂的产品。

小寺没有给他出什么难题,很快就签订了合同。

这两个关键部件解决了,其他零件就不成问题了。

穷则变,变则通

第一批部件刚一到齐,松下便立即指定专人负责,着手组装。

这几天,无论是松下及其家人,还是其他员工,都像过节一样兴奋,以为这种奇特的单车电池灯一装好,马上就会有人来买走,因而对于说明书与包装盒晚送来了两天之事大为光火。

为图吉利,松下先骑着单车送了几个到他所熟悉的一家电器店去,满以为对方一定会大加欢迎。

谁知那店老板听他介绍完之后,却回答说:

“照你的说法这东西似乎很不错,可是我很怀疑是否能卖出去。我们过去也卖过电池灯。由于毛病多,信誉坏,早就无人问津了。再说你用的是特殊电池,叫人用完了到哪里去买?”

标签:名人传记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名人传记、中外名人传记、世界名人传记、中国名人传记、名人传记读后感、名人传记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