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新闻学论文

简谈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报道与新闻舆论引导

编辑:sx_zhangjh

2014-06-06

简谈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报道与新闻舆论引导

一、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恐慌”

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就业难”成为2009年的民生难题。2008年底,教育部连续多年作出“就业形势严峻”的判断后,再次发出了“2009年更严峻”的重要提示。《光明日报》(2009年3月25日)调查显示: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家庭经济困难、有一定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和女生)的就业更加困难;毕业生就业思想压力加大;毕业生对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毕业生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缺少了解;“等、靠、要”思想倾向危害较大。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稳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因而引起媒体与社会的关注。一些媒体通过内容策划与活动组织来实现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彰显传媒的公信力与社会责任感,也暴露了媒体报道的种种缺失。

二、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乱象

在金融危机与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与公众的“眼球”。从卖猪肉到下基层、从村官到城管、从昔日的天之骄子到争做公交乘务员、交通协管员、搓澡工,一桩接着一桩,那些原本平常的词汇成了大学生就业舍原路另辟蹊径的代名词。

2009年,媒体对“女大学生死亡日记”的报道,将大学生就业的社会问题推向舆论的漩涡之中。2009年2月,《燕赵都市报》对“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留下10万字日记”予以报道。

报道没有对此展开深入调查,开篇描述了死者家属的悲痛,然后引出死者生前写的10万字日记并大段摘录原文,结尾发出“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本带血的日记,一起来思索她走上死亡之路的原因吧”。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报道与新闻舆论引导,一些媒体对此纷纷转载、引用或跟踪报道,从而引发网民的热议。

媒体情绪化报道毕业生自杀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值得警惕。报道充斥或渲染了一种悲观或厌世的情绪,如“早知如此,我宁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孩,过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农村日子,也就知足了!为什么非要走这上学路,注定要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罪。”“如果我没有上大学,可能会遗憾一辈子,而现在上了大学,快要毕业了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更觉得遗憾。”记者在揭示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忽视了该报道对大学生的心理冲击力与情绪感染性。社会心理学认为,自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一个情绪相当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之中,如果有一个人表现出消极的自杀行为,很可能会“感染”其余的人,让那些存在隐性心理问题的人员,也表现出类似的举动。研究表明,媒体对自杀行为的公开报道会增加人群模仿自杀的数量。媒介类型、报道内容、案例的真实性等都会影响人群的自杀行为。研究发现,报纸和网络较之于电影电视、音乐、舞台剧等对人群自杀行为的影响更大,对自杀行为报道趋于肯定的国家,自杀现象也最多,相反,自杀的负面报道出现多的国家,明显减少了模仿自杀的可能性。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受自杀影响的敏感人群主要是15~35岁的中青年和65岁以上的老人。

“女大学生自杀”报道,大量摘引死者日记的做法本来就具有争议,如果摘引的过程中不注意内容筛选,摘引之后又没有做出正确的引导,那么这样的自杀报道是不负责任的,甚至等于宣扬自杀。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大学生就业艰难的背景之下,大众传媒是揭示大学生就业难题与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还是徒增大学生的就业恐慌与社会的悲观情绪呢?最近,有关农村出现“新读书无用论”的报道,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如2009年重庆有上万名农村考生放弃高考。《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4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新闻中心联合调查也表明: “26.3%的受访者感觉报纸电视整天说就业难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力军,大学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报道,要求新闻从业人员熟知国家就业政策、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就业新特点,并具备深刻洞察力,能够对一些就业现象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做出判断。

三、大学生就业恐慌中的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对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就业心态应进行积极引导。

⒈引导就业心理,培植大学生积极的就业观

较之传统社会而言,现代社会由于其广泛性和异质性,大众传媒已经超越家庭、学校成为重要的个人社会化的场所。大众传媒通过信息传递作用于受众的选择性机制产生传播效果,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调适,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东方早报》刊登题为《疑因压力大 大四学生猝发心脏病》的新闻,关注学生求职心理健康问题。新华社“新华视点”刊发《大学毕业生怎样克服择业“心理落差”?》(2009年2月12日)评论,从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入手,倡导大学生适时调整就业心态,克服择业的“心理落差”,不要只向往大城市、大机关而忽视基层工作,不要因自己是“普通劳动者”而妄自菲薄。

大众传媒通过传递心理知识、沟通社会心理、提供大学生自我讨论的公共论坛、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等,有效发挥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功能。《中国青年报》的《大学生屈身就业“遭家长围追堵截”》(2009年1月10日)虽然报道了大学生择业受到来自家庭的阻挠,但报道彰显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与自主择业的勇气,正确引导了社会舆论。《光明日报》刊发《寻找最能发挥个人价值的位置》(2009年3月26日)的评论指出,在就业的过程中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得失、做到知己知彼——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工作与岗位。媒体关注大学生求职主体,在鼓励大学生就业的同时,也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心理调适与正确引导。

⒉解读就业政策,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

在就业困难情况下,媒体应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加强报道力度,推进报道深度,拓宽报道广度,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标签:新闻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