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新闻学论文

浅谈纸质传媒新闻摄影记者的修养

编辑:sx_zhangjh

2014-06-06

浅谈纸质传媒新闻摄影记者的修养

互联网加速信息传播,地球村公民随时可以上网了解各种新闻,从大量文字资讯到新闻图片,从现场直播到新闻焦点,无不宣告网络时代的力量。作为一个报纸新闻摄影记者,如何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与时俱进,准确、及时、高质量、高标准提供新闻摄影图片报道,从而满足受众需求,这是每一个新闻摄影记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我根据自己的新闻摄影经历,拟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政治和文化理论水平

经常有文字记者带着照相机,也有摄影记者写文章,但是,也经常出现彼此反串后,作品采用率不高的问题,或者是反串后图片或文字表现出不到位的事实,说明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不能完全取代,他们之间,各有优势,可以相互学习,互为补充,这是必然。

文字是由图片演变而来的,新闻图片更有文字不可替代的魅力。摄影记者的强势就是利用图片的视觉冲击,让读者感受新闻发生的瞬间场面。但是一张(组)新闻图片能否达到这种效果,往往取决于记者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文化修养,新闻图片的背后蕴涵着记者的理论知识储备,体现着记者的政治文化理论水平。抓拍什么,表现什么,如何实现新闻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符合新闻规律,这是一个摄影记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摄影记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摄影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掌握了解多门类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与党和政府、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只会拍照的照相师、摄影匠成不了真正的摄影记者。因为他们是被动的,缺少激情与动力。摄影记者的功夫不全在于摄影本身。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高度的政治觉悟,摄影记者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激情,遇到新闻事件,才能运用储备知识迅速做出判断,并能采取相应的举动,取得相应的成果。

二、增强敬业和职业道德意识

有人说,同行是冤家,同质竞争向来激烈,况且文人相轻的遗毒挥之不去,因此,摄影记者强调职业道德,就特别重要。要坚决摒弃相互封闭、拆台的行为,树立协作、互助的习惯,同时,提高修养,尊重采访、拍摄对象,切实成为客观、公正、无私的媒体人。

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表现在具有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敏锐的事物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纯熟的文字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摄影记者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坚持“三贴近”,建立普遍的社会联系,准确及时地抓住领导和群众都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此,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热爱所从事的职业。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干。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自己的职业,你会焕发无尽的动力。每当你的报道引起读者或同事、领导表扬时,它会使你有成就感,千万不能将摄影记者作翘板,谋求其他一些个人利益,也禁止为完成报道任务互相串稿。

第二,勤于学习思考。摄影记者在平时要养成勤学习善思考的良好习惯。摄影记者的工作看似简单,哪个单位、那个地方有新闻发生,摄影记者到现场,手持相机“咔嚓”几下,其实不然,简单的拍照当中,凝聚了摄影记者学习与思考后的厚积薄发,体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规律。

第三,勤跑与善抢。笔者和不少摄影记者都有一个同感:苦恼于没有新闻线索,没有好新闻,信源问题是时常困扰老记们的一个问题。摄影记者只有深入基层、走到单位,主动联系,经常使自己处于捕捉新闻信息的良好状态,发现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才能把鲜活、视觉独特、动感强烈、新闻点突出的新闻摄影作品奉献给读者,错过第一时间文字记者可以采访当事人、目击者,摄影记者就无能为力了。

第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听多看,不耻下问。充分利用现代通信等信息网获取新闻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但不能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对听到看到的事情能够具体分析,能透过事物表象看到本质,把握影响客观事物的主要因素,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从平常的一些闲谈中能分析捕捉到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没有快捷、灵通的信息网络,不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即便是新闻发生在眼前也有可能和新闻失之交臂。

标签:新闻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