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孟子》的“而”汉 语

2013-09-02

1.3 强调关系,“而”没有相当的意义,但不能少,如:

(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告子上》10章)

(9)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滕文公上》4章)

(10)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滕文公上》5章)

(11)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尽心上》20章)

以上举例中之“而”如删去,内容仍完整。其作用在于强调,(8)(9)二例中各有两个“而”字,正

好作对照。强调的可或前或后,以强调前者为多,以突出言行事件。

2.递进关系

此类句子中的“而”有“而且”、“又”的意思,如:

(12)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离娄上》28章)

(13)(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滕文公下》5章)

(14)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万章上》8章)

(15)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45章)

3.条件关系

此类句子有的释为因果,如:

(16)五谷熟而民人育。(《滕文公上》4章)

(17)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告之下》6章)

(18)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尽心下》31章)

(19)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尽心下》38章)

4.假设关系

此类有的释义假设条件,有的则并入因果类(那么也具有假设意味。)如:

(20)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离娄上》12章)

(21)(有作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韧(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下》29章)

(22)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纂也,非天与也。(《万章上》5章)

(23)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义无命也。(《万章上》8章)(侍人:宦官。)

“而”犹“如”,假设连词,(20)(21)在句中,组成假设分句;(22)(23)则用在分句首

,似无“联”可言,但考上文,在(22)中有“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作了肯定,然后下文作假设,

因为舜在尧之子仍住在尧宫中时他仍“辟尧之子于河南”。(23)则是有人问孟子,孔子在卫国时住何处时

孟子告诉他住在颜雠家中,这事有子路为证。

5.情状关系

此类句子中的“而”联结的两边有词也有短语,多为动词,次为方位、时间名词、形容词和拟声词,以此

对后边的动词或短语作情状说明,如:

(24)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伸长脖子看他)

(25)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可以坐着推算了。)

(26)焉得人人而挤之?(一人一人地渡过溱水、洧水。)

(27)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万章上》3章)

(28)hū@④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呼喝着给他食物。)

(29)bó@⑤然而生。(《告子上》7章)

(30)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尽心上》21章)(在天下的中央立国。)

(31)五世而斩。(《离娄下》22章)

6.转折关系

此类句子,“而”不可少;如:

(32)狗彘食人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梁惠王上》3章)

(33)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梁惠王上》7章)

(34)举一而废百也。(《尽心上》26章)

(35)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万章上》1章)

(36)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是上慢而残下也。(《梁惠王下》

12章)以上转折例中的“而”可译成“却”、“可是”、“但”;句中有的同一主语如(33),有的有两

个主语如(32);有的是单句如(34),有的是复句如(36)。转折有轻转、强转之分,前者如(35

),后者如(36)。转折与否在一句中有二个以上“而”时最易分辨,(36)例便是。

吕叔老在谈到“而”时说“比较难把握”,即在“文言用‘而’的地方,大多数在白话里不用连词--就

是在文言里也往往可用可不用”[②]。既然如此,《孟子》里为什么用这么多的“而”字?“何处不可用或

可不用‘而’字”[③]?包含有“而”的句式及其表示的种种关系仅如我们上面所述的吗?这两项的回答应

是:需待继续深入探索。一是既然古代也是可用可不用,那么为什么传世至今的众多名作中却还用了那么多的

“而”?二是“而”与“则”是“同中见异”、“异中见同”,无论从句式角度还是从表示功能上看,“而”

字的顺接和转接,“则”是无从并比的[④]。但遗憾的是,就目前所见关于“而”的论述,从《经传释词》

、《经词衍释》、《助字辨略》到《词诠》、《古书虚字集释》大多沿用一条轨迹:从词义和句法分析,很少

从语义、语用角度去剖析,有的仅是罗列而少分辨。倒是《虚字说》(清·袁仁林著),文中有说:

而字之声腻滑圆溜,有承上起下之能,有蒙上辊下之情,惟其善辊,故不拘一处,无乎不可,一切去来、

起伏、出入、周折、反正、过接,任其所辊无滞。

用法大约有四:凡上下截,同类相引,则递辊向前,有又字意。凡上下截两般相反,则曲辊捩转,有然字

意。凡上下截一理并举,则平辊齐来,有直接之乃字意。凡上下截一意相因,则顺辊直下,有因字意。他把四

类简称为递辊(犹如“驿递”)、曲辊(犹如“曲路转角行也”)、平辊(犹如“横担平挑”)和顺辊(“便

如顺流直泻也”),简洁形象。今天,吕叔湘先生的《文言虚字》(1944年出版)讲“而”也强调了“而

”的语用意义,并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问题,可惜此后对“而”的探讨展开不够。今天,对“而”字的有见地

的探讨似嫌不足。这是客观事实。

现在回过来看《孟子》的“而”。我们认为只有把句法结构和句法功能结合起来讨论“而”才有价值,例

如讲“而”的并列关系,其中“强调关系”中的“而”看似可用可不用,但除出现在“动+宾+而+动+宾”

中之外,又出现在“主谓+而+动+宾”的句式中,如“二”之(19)(21)二例,它确实让你体会到“

而”的用与不用很不一样。这是一。二,用不用“而”,除有假设意义的用作“如”因音近等原因外,其余各

种关系如离开了上下文、离开了语境来分析便无多大意义。因为“而”是一个连接虚词,用不用都是由表达的

需要不需要来决定的,诚如《虚字说》的递辊等四种用法,反映了“而”的基本用法(书中举例为:“学而时

习之。”(递辊”、“淡而不厌。”(曲辊)、“无极而太极。”(平辊)、“服膺而弗失。”(顺辊))。

《孟子》的“而”大致亦可作如此归纳。例如:

(1)杀而夺之。(又)

(2)不仁而在高位(《离娄上》1章)(却)

(3)抑亦立而视其死与?(《公孙丑下》4章)(可不译)

(4)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尽心下》36章)(因而)

上边四个例句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而”确实需要,(2)(3)例删去了“而”,勉强说得过去,但

破坏了句子原意,还是要有“而”。因此“可有可无”说只能从现代汉语角度来理解,我们讲“而”的对象是

古汉语,尤其是先秦汉语。这一点,《虚字说》应是从语义、语用角度说“而”的先躯;杨伯峻先生的《古汉

语虚词》中关于“而”的阐说,为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内容(如讲主谓间用“而”可以加重语气,状谓间的

可以缓和句读等);而吕叔湘先生的《文言虚字》(1944年初版),是从语用角度分析,为从崭新角度分

析“而”开了先河。从1700年左右面世的《虚字说》到吕叔湘的《文言虚字》的二百多年间,“而”字研

究还是有相当成就的,但大部分未跳出《词诠》的研究路子。

注释:

①②③吕叔湘《文言虚字》,1959年4月新一版。

④《文言虚字》说,“而”和“则”表现在顺接、转接上显然有别,有的只能用“而”不能用“则”,如

“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见识既高,而学力又足以副之。”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红去工加珍去王

@②原字阝加厄

@③原字虫加低去亻

@④原字口加虎改几为乎

@⑤原字氵加勃去力

以上就是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文学论文-浅析《孟子》的“而”汉 语,愿您能写出优秀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