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孟子》的“而”汉 语

2013-09-02

4.动+而+动+之

这类结构有几种情况,从意义上看,有:

4.1 表连动的,如:

(54)出而哇之。(《滕文公下》10章)

(55)(今夫水,)搏而跃之,……激而行之,……(《告子上》2章)

(56)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告子下》2章)

4.2 表性状的,如:

(57)然后从而刑之,(是网民也?)(《梁惠王上》7章)

(58)仰而思元,(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离娄下》20章)

(59)(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改之而不胜。(《公孙丑下》1章)

4.3 省略宾语的,如:

(60)不知而使之,(是不仁也;)(《公孙丑下》9章)

(6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同(59))以上诸例中的“之”都是代词作宾语,不可

缺。“知”、“委”后省了宾语。

从结构上看,有:

4.4 状+而+动+之

(62)(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梁惠王下》)10章

(63)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万章上》4章)

(64)虽然,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万章上》3章)

(65)hū@④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告子上》10章)

(66)焉得人人而济之?(《离娄下》2章)

以上诸例中作状语的有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时间副词、动词和名词重叠形式,与4.1的区别在于词性

及动词的及物与否。

4.5 动+宾+而+动+之

这一类结构有两点:一是多并列复句,二是“而”表示的多为顺承关系,如:

(67)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告子下》6章)(上:君主,下:百姓)

(68)(孔子)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万章上》8章)(要:拦截,“要”宾语“

之”。)

(69)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擐也。(《尽心下》37章)(“之”即“士”。)

(70)(民)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滕文公上》3章)

(“之”,税额)

4.6 主谓+而+动+之

这类结构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常式,即如“王往而征之”那样,主语发出“往”和“征”的动作;二是变

式,如“越人关弓而射之”那样,“关弓”作“射”的状语(译为“弯着弓”);三是如“师死而遂倍(背)

之”(《滕文公上》4章)那样的主谓宾式,我杜撰为“不协调式”,“倍”的宾语是“师”,真主语(动作

行为的发出者)是许行!下边再举例:

(71)(周公)知而使之,是不仁也。(《公孙丑下》9章)(之:管叔)

(72)我得见秦王说而罢之。(《告子下》4章)

(73)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梁惠王下》7章)

4.7 动+宾+而+动+之

这类结构形式上与4.5相似,但其“之”却只作助词,如:

(74)孟子曰:“情学而详说之。”(《离娄下》15章)

(75)尽心而为之,后必有灾。(《梁惠王上》7章)

(76)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告子下》1章)(“色”:女色。“翅”,同“适

”义。)

5.动+宾+而+动+也

带“也”的句式,“也”在句尾常有帮助判断意义,《孟子》也不例外。但也不尽然,如:“何不使彼为

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尽心上》41章)(孳孳:同孜孜。)便是一般疑问语气。又如:“千岁之日至可

坐而致也。”(《离娄下》26章。“致”,获得。)是一般陈述语气。有了“而”,语气更重。

如果这样分析,则可有4种结构。

5.1 表判断(用“而”加强判断语气)

(77)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公孙丑上》2章)

(78)故二十取一而足也。(《告子下》10章)

(79)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7章)

5.2 表陈述(用“而”加强陈述语气)

(80)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万章上》7章)

(81)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同(79))

(82)以兄弟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滕文公下》10章)

5.3 对疑问、反问语气的强调

(83)曰:“奚而不知也?(《万章上》2章)

(84)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滕文公上》5章)

(85)非予觉之而谁也?(《万章上》7章)

5.4 否定语气,用不用“而”很不一样。

(86)求之与友而不可得也。”(《万章下》7章)

(87)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不为也。(《告子上》10章)

(88)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尽心上》39章)

6.动+而+者……也

此类结构与“5.”有相似处,即可表判断,但本组结构多为复杂单句。细分之有:

6.1 “动+而+动+者……矣(也)”的判断,如:

(89)(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离娄下》33章)

(90)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公孙丑下》4章)

(91)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离娄上》28章)

(92)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尽心上》19章)(正:端正。)

上述所举诸例中,(89)“者”,句中停顿;(90)则是代词;(91)句式稍异,先有主谓组成主

语再予判断;(92)则将“而……者也”作为判断谓语,跟其前各例不同(“而……者”作为主语)。

还有相同结构的否定判断,如:

(9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3章)

(94)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尽心下》13章)用“者也”作为判断标志,如:

(95)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尽心上》39章)

(96)是不待教而诛者也。(《万章下》4章)

6.2 表陈述的短语,是句中主语,如:

(97)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公孙丑上》2章)

(98)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万章上》1章)

6.3 作解释的短语,也是句中主语,如:

(99)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同(97))

(100)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滕文公下》1章)(枉:弯曲,直:伸直。)

以上所举各句中既有“而”又有“者”,从意义上看已如上述,从音节协调上看似也不能少。从这里不难

看出汉字(词)的音、义的表达作用了。

7.动+而+于+名

这是一种连接补充结构句式,又有3种形式。

7.1 表顺承的补充关系,如:

(101)涕出而女于吴。(《离娄上》7章)

(102)请必无归而造于朝!(《公孙丑下》2章)

(103)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滕文公上》5章)

(104)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离娄下》33章)

7.2 表情状的补充关系,如:

(105)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公孙丑下》8章)

(106)(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公孙丑上》4章)

7.3 表转折的补充关系,如:

(107)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万章上》6章)

(108)(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滕文公下》4章)

补充关系句子中的“而”不能少,即使表顺承关系的如“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尽心上》15章)

、“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公孙丑上》2章)的句子也不能少“而”。

8.主谓+而+主谓

这是一种复句性质的连接,又可分成5种来分析:

8.1 主[①]谓+而+(主[②])谓

(109)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梁惠王上》7章)

(110)辛负来耜而自宋之滕。(《滕文公上》4章)以上所举,“而”后的主语都隐含着,尤以(1

09)例,“功”是假性主语,真主语应是建“功”者,①②主语同一。

8.2 主谓+而+主谓

(111)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告子上》4章)(长:恭敬。)

(112)尧老而舜摄也。(《离娄下》4章)

(113)五谷熟而民人育。(《离娄下》4章)以上句式中,“而”两头各有主语,宾语情况也较复杂

,(111)的“之”即“彼”,(112)的宾语省略(政事)。

8.3 主谓+而+谓

(114)王顾左右而言他。(《梁惠王下》5章)

(115)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同上,3章)

(116)彼然而伐之也。(《公孙丑下》8章)

这一组例句似与“8.1”相同,但有一点小区别,即此处的主语都是显性的,“8.1”有隐性主语;

本处都表示顺承关系,“8.1”则不尽然;“而”前的谓语均有状语性质。

8.4 主+而+谓

(117)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梁惠王下》5章)

(118)是天子而友匹夫也。(《万章下》3章)

(119)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公孙丑下》3章)(货:用货币。)

这种句子中的“而”用与不用不一样,具有强调作用,又如“人幼而学,壮而行。”

8.5 谓+而+主谓

(120)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梁惠王上》1章)

(121)驱猛兽而百姓宁;(《滕文公下》9章)

(122)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离娄下》32章)

以上诸例的“而”前的内容是条件,之后的内容是条件下的结果,(122)是假设条件下,其结果正相

反。因此,“而”也不可少。

《孟子》的“而”从句法功能,或从语用角度去分析,便大有话好说,如从一般角度即从其联接的语用关

系看有7个方面:

1.并列关系

此类关系又可细分为:

1.1 完全并列,“而”用如“和”或不译,如:

(1)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公孙丑上》2章)

(2)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

(3)(贤者)饔飧而治。(《滕文公上》4章)

(4)言近而指远者。(《尽心下》32章)

以上“而”的左右成份都可互换,不影响表达。

1.2 一般并列,“而”相当“便”、“就”,如:

(5)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尽心下》25章)

(6)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公孙丑下》10章)

(7)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滕文公下》6章)(求其楚:要求他说楚国话。)

以上所举“而”所连接的虽说并列,但不能更换位置,因其动作行为有先后之分,《孟子》中此类句子特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