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浅谈元好问与金代的乐府

编辑:sx_houhong

2014-05-16

元好问与金代的乐府,即其大都可配乐而唱。这种回归, 显然是乐府诗史上的一种进步。

元好问不仅是金代最杰出的文学家, 而且也是文学史上继苏轼、陆游之后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金史  元好问传 评其文学成就云: 为文有绳尺, 备众体。其诗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沉郁, 七言乐府不用古题, 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燕之气。其长短句, 揄扬新声, 以写恩怨者, 又数百篇。兵后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 1]其中所言 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虽然并非确切 (详下 ), 但却是颇值注意的,因为其道出了元好问乐府诗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说明, 元好问的乐府诗是颇为后人所关注的。元好问之外, 金代其他诗人于乐府诗的创作, 也特色各具,蔚为壮观。因此, 下文拟将以元好问为代表的金代乐府诗,作一具体论析。

一、元好问乐府诗的创作概况

元好问 (公元 1190 1257年 ), 字裕之, 号遗山, 太原秀谷 (今山西忻州)人。其本是北魏鲜卑拓跋氏的后裔,魏孝文帝拓跋宏由平城迁都洛阳, 其先人始改姓元氏。五代以后,元氏家族又自河南汝州迁居山西平定,未久即家于秀谷。作为集金代文学之大成的杰出文学家,元好问的文学成就尽管表现在多个方面, 但诗歌则为其一生之最爱, 这从他现存约 1380首的诗歌之量, 即可准确获知。此外, 元好问还曾专选唐人 96家的 596首七言律诗, 勒为 《唐音鼓吹》 十卷【 对于《唐音鼓吹》的著作权, 即其选编者是元好问还是他人的问题, 自明迄今, 代有争议, 对此, 胡志传金代文学研究第三章第二节(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乃言之甚详。本文此处作元好问者, 乃从胡著之说, 具体参见该书第 109页 - 121页。】, 并收录当朝 251位诗人 (含金显宗、金章宗 )的 2062首诗, 编成 中州集 十卷。所有这些, 均反映了元好问与诗歌的殷密关系。而对乐府诗的创作, 则又为元好问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姚奠中主编本元好问全集 的目录编排可知, 元好问的乐府诗主要由两类构成, 其一为上册卷六的 乐府 一卷, 凡整 50首; 其二为下册卷四十一至卷四十五的 新乐府 , 凡五卷, 共 345首。其实,后者的五卷 新乐府全为词体, 所以, 以下的讨论主要为前者的 乐府。

立足于文学史的角度进行审视, 可知元氏家族是具有创作乐府诗之传统的, 这从 中州集收录元好问之父元德明桃源行 一诗, 以及 全唐诗 著录其先祖元结【唐代诗人元结为元好问先祖者, 文学史一类的著作大都不载, 实则其乃元好问在《中州集》替其父元德明所撰小传中之所言, 具体见《中州集》卷十先大夫诗之元德明小传, 中华书局 1959年版, 第 526页。】

的舂陵行 等作, 即略可获知。而元结的 舂陵行 、系乐府十二首、闵荒诗 、忝官引 、补乐歌十首等作, 不仅皆为新题乐府, 曾为 诗圣 杜甫所称道,而且开中唐新乐府运动之先声, 影响深远。正是由于元氏家族具有如此之文学传统, 所以, 曾倡导 以唐人为旨归[ 2]并在诗歌创作中付诸实践的元好问, 自然就会以创作新乐府为 旨归 。元好问今存之乐府诗,除了元好问全集 卷六所收 50首外,卷一 五言古诗 还有麦叹 , 卷三 七言古诗 还有 虞坂行、秋蚕 、宛丘叹 , 卷五 杂言还有 南冠行、驱猪行,卷十一 五言绝句 另有 梁父吟扇头 , 同卷 七言绝句 又有步虚词三首 、戚夫人 , 凡 11首, 总共为 61首。从制题的角度言, 这 61首乐府诗, 虽然并非完全不用古题, 如 长安少年行 、步虚词三首、戚夫人 等,即均为旧题乐府, 但从总的方面讲, 其以新题乐府为主则乃事实。其中, 属于七言歌行者, 如 天门引 、蛟龙引 、湘夫人咏 、芳华怨、后芳华怨 、结杨柳怨、秋风怨、黄金行 、并州少年行 、南冠行等, 则有 54首之多, 这一事实的存在, 与李白、苏轼、陆游等唐宋乐府诗名家之雅好七言歌行者, 乃如出一辙。此则表明, 在乐府诗的创作中, 元好问不仅 以唐人为旨归, 而且在某些方面也曾 以宋人为旨归 。而 梁园春五首 、探花词五首 、续小娘歌十首 等作,从七言乐府组诗的发展史言, 则是明显地受了杨万里 圩丁词十解、汪元量 醉歌 等宋人新乐府连章体影响的结果。总之,仅就形式而论, 元好问乐府诗中有着唐宋诗人同类之作的因子成份, 乃是不言而喻的。元好问不用古题的七言乐府,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且大都以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为己任, 充分体现了诗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殷深的忧国忧民情怀,其中最具代表性者,是属于丧乱乐府范畴的续小娘歌十首。为便于认识,兹依序将其全部迻录如下:

吴儿沿路唱歌行, 十十五五和歌声。唱得小娘 相见曲,不解离乡去国情。 (其一 )北来游骑日纷纷, 断岸长堤是阵云。万落千村藉不得, 城池留着护官军。(其二 )山无洞穴水无船, 单骑驱入动数千。直使今年留得住,更教何处过明年。 (其三 )青山高处望南州, 漫漫江水绕城留。愿得一身随水去, 直到海底不回头。(其四 )风沙明日又今朝, 踏碎鸦头路更遥。不似南桥骑马日,生红七尺系郎腰。 (其五 )雁雁相送过河来, 人歌人哭雁声哀。雁到秋来却南去, 南人北渡几时回。(其六 )竹溪梅坞静无尘, 二月江南烟雨春。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其七 )太平婚嫁不离乡, 楚楚儿郎小小娘。三百年来涵养出, 却将沙漠换牛羊。(八 )饥乌坐守草间人, 青布犹存旧领巾。六月南风一万里,若为白骨便成尘。 (其九 )黄河千里扼兵冲, 虞虢分明在眼中。为向淮西诸将道, 不须夸说蔡州功。(其十 )

这 10首诗在内容上共由两个部分组成, 即前 9首为一个部分, 最后 1首为一个部分。前 9首诗作为一个整体, 主要写一群 不解离乡去国情 的 吴 地 小小娘 们,为突如其来的蒙古铁骑所俘获, 然后被迫随军北上, 待进入大漠后将她们当作商品卖掉的全过程。这些被卖掉的小小娘们, 在远隔 万里 的异国他乡, 终日与饥乌为伴, 而等待她们的, 则是 若为白骨便成尘 。这组诗在揭露蒙古军的大势掳掠方面, 与蔡文姬悲愤诗前部分写匈奴对于中原的破坏, 乃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一首, 既是作者对当时 官军 的一种劝戒, 同时又蕴含着辛辣的讽刺与不露声色的谴责。整组诗熔叙事与议论于一炉,将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鞭挞,诗人心系国家与人民, 以及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度与责任感, 仅此即可见其一斑。

与 续小娘歌十首 同属 丧乱乐府 范畴的, 还有西楼曲、后芳华怨 、湘中咏、塞上曲 等作。如西楼曲一诗, 主要描写了战乱对家庭的破坏, 以及给人们造成的生离死别之恸,哀婉而悲凄。诗云: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楼中少妇弄瑶瑟, 一曲未终坐长叹。去年与郎西入关, 春风浩荡隋金鞍。今年匹马妆东还, 零落芙蓉秋水寒。并刀不剪东流水, 湘竹年年露痕紫。海枯石烂两鸳鸯, 只合双飞便双死。重城车马红尘起, 乾鹊无端为谁喜? 镜中独语人不知,欲插花枝泪如洗。

全诗以一位丧夫寡居的少妇为视点, 采用回忆的表现手法,将这位少妇去年与郎西入关 , 与自己一人于 今年匹马妆东还的景况, 进行了一一述写, 最后则由 过去回到现实: 镜中独语人不知, 欲插花枝泪如洗 。据载, 金哀宗天兴元年 (公元 1232年 ), 陕西兵乱, 死者无数, 元好问友人李献能时官陕西行省左右司郎中, 即因这次军变遇祸, 而被杀于乱中 [ 3]。此诗写去年与郎西入关者, 所指当为正大八年 (公元 1231年 )事, 即这位少妇与其夫君于是年一道 西入关, 至翌年也即天兴元年, 因关中军变, 夫君死于兵乱之中, 少妇只得一人东还, 故诗中乃有 今年匹马妆东还云云。

将关注社会现实的目光投向民生疾苦者, 在元好问的 61首乐府诗中, 主要有驱猪行、宛丘叹、秋蚕 、麦叹等作。这类乐府诗, 或反映自然灾害给人民生活造成的悲惨景象, 或揭露地方官吏对劳动者的盘剥, 或描写农民为保护劳动成果而与野兽的斗争, 等等, 因均属 即事名篇与  因事立题的产物, 而与杜甫 忧黎元 、白居易 补时阙的乐府精神一脉相承。如 宛丘叹一诗: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