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针对初中新生适应新环境的方法

2013-08-28

四、讨论与结论

(一)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三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学生是否能够尽快的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人际关系等个各个方面;是他们顺利度过以后三年学习的关键因素。

(二)新生适应工作需要各个方面协同作用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对新生的适应问题工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这项工作和其它辅导工作一样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协作,如学校重视新生的校规校纪的学习,班主任及早发现适应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家长扮演理解和支持的角色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能否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的重要的因素。

(三)新生适应辅导可遵循上述模式,但是也要注意差异的存在

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以上辅导模式对新生的适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差异的存在,特别是我们学校正处在一个转型期,每年的生源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必须看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育人是一门艺术,尤其是今天的中学生,将是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对处在当今信息化、知识化年代的每一位中学教师来说,只有仔细观察和深入研究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好中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程利国主编 《儿童发展心理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雪主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专题指导》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吕艳平:《试析农村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适应问题》《教育探索》2011年第11期

5、宋凤宁、张 琼、林 柳:《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心理适应性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6、贾晓波:《中小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发展与培养途径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年第3期

7、孟四清 :《当代中学生适应不良行为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年第4期

8、刘润田:《中学生心理教育与德育工作》《安徽教育》1995年第2期

查看更多请进入精品学习网心理学论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