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创新研究

编辑:

2013-11-18

(三)“党员示范岗”的成效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党员示范岗”成立以来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四个板块的设置覆盖了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处处得以体现,也使党员服务群众的宗旨落实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调动了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展现了学生党员的榜样作用。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双向互动,形成看先进、学先进、赶先进、促先进的良好氛围。同时,“党员示范岗”的设立给党员、积极分子服务群众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许多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通过这一平台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服务了广大同学,快速成长进步。“党员示范岗”还拓宽了党建思路和渠道,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积累了大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的经验。

三、创新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途径

针对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悉尼工商学院“党员示范岗”的实践探索,总结提出以下四个方面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创新:

(一)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提供党员培养教育的组织保证

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能否有效,关键在于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所以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硬、作风正”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有了队伍和组织还要有相关的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所以要把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提供党员培养教育的组织保证。

党务队伍包括党建领导班子,也包括素质过硬的党务工作者。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会为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提供良好氛围。专职组织干事负责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各种培训和集体学习。基层党务工作者包括党支部书记和学生骨干党员是党员培养教育的主力以及具体实施者。要通过业务培训,开展经常性的理论学习和党务工作研讨、交流,总结经验,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

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也需要相关制度加以保障,如定期的入党申请人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预备党员培训,是集中对积极分子和党员进行教育的途径。各党支部定期的组织生活,也是对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的有效制度。此外党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题学习,如两会学习、形势报告会等,新生党员谈话制度、入党积极分子答辩、党员考核制度、党员毕业教育等也是党员的培养教育的有效制度。

(二)传统领域与现代载体相结合,拓展党员培养教育阵地

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传统领域主要是理论学习和支部的组织生活教育。这些传统平台相对比较稳定有效。但是传统的教育途径相对比较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党员的兴趣与共鸣,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平台需要拓展,要在传统的平台基础上,探索新的灵活的教育载体,发挥传统平台与现代载体结合的优势。

本文第二部分讲述的“党员示范岗”的各项实践就是一个党员培养教育的大平台。其各个板块的内容和活动都使党员增强党员角色意识,在校学习知识、实践锻炼、休闲生活等领域都发挥出党员的先进性,树立榜样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除了传统的平台外,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拓展党员培养教育的新空间。党务工作者要学习使用新媒体技术,开发网络等新媒体为平台,运用新兴的博客、微博、易班、MSN、飞信等交流工具等与学生党员沟通心灵、传达信息引导教育。利用网站或网页、论坛、信箱、QQ号、QQ群、E—mail等构建起信息畅通的桥梁。

(三)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创新党员培养教育机制

对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高校通常比较重视组织教育,如能在此基础上加强党员的自我教育,实现二者结合不失为一种好的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

对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要通过刚柔相济的方法。刚性管理主要通过建章立制,强化其自律意识,规范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和文明规范的养成。同时,党务工作者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施加情感因素,进行柔性管理,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基层党务工作者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把握方向统筹大局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党员的力量,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素质和质量。学生思维活跃又熟悉同龄人的心理,经常可以提出好的点子和创意;学生间交流多,便于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改变总是老师唱主角的情况也可以培养一批党员骨干,从各个方面锻炼他们。党员骨干与党务工作者一起出谋划策,一起探索创新,不仅使他们得到锻炼,成为更加成熟更加优秀的党员,而且巩固了学生党员的地位,塑造了自身党员的良好形象。

总结:以上就是高等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创新研究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高等教育论文:试论网络生活模式对高校稳定的挑战与应对 

高等教育论文:浅谈大学校园消防安全建设的几点思考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