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改革

新高考改革方案探讨:统一命题与自主招生

编辑:

2014-08-29

国考给等第,自招定录取

过去的高考不仅在统一考试方面,在更实质的层面也已经被突破。现行名不副实的高考和大学自主招生已经构成了一种变异的结合,假装出一种“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每年,求贤若渴的高校在高三前的暑假开办暑期学校,与即将上高三的优秀学生第一次“亲密接触”,随后翌年一月左右举行自主招生考试、面试等,从中圈定青睐的学生,给予5至60分的加分。须知高考激烈竞争中考分何其胶着,1分之差天壤之别。例如2008年湖南,加10分最多可超越近九千考生,何况60分之巨。据笔者调查,在上海考生中,如果没有拿到自主加分的学生在考前填志愿就不会申报清华、北大(光凭高考希望太渺茫),而两校事先圈定给予加分的绝大多数考生最后都能考上。以两校每年稳定招生的三千多人为参照,给予自主加分的人数从2007年清华484人,北大547人,一路攀升至2011年清华1386人,北大1620人。这意味着,顶尖大学录取的半数学生,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大学的自主选拔而非高考。虽然看起来所有人都是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其实架空了高考。

同去参加高考,有些考生手里拿了巨额加分,有些则没有,就好像在比武中,有人可以配枪登场,有人却赤手空拳,这合理吗?笔者曾在《社会观察》杂志专门撰文分析现行“先细筛后粗筛”的荒谬与弊病,指出具有补充性细筛功能的大学自主选拔应该置于作为基准性粗筛的高考之后,且必须使两者都发挥作用才称得上我国考试选拔制度的进步。

另一种情况下,高考也可能在实质上架空大学自主招生。假设先统考,后自招,理顺了次序,那么只要高考一如既往地以具体分数计,在中国社会对全国统一考试的公平信仰面前,大学将顶不住“点招”的压力而甘愿退回划个分数线了事的境地。也就是说,大学若凭自主判断录取高考分数稍低但真正优秀的学生时很难自证清白。高考要让出部分空间,就要以等第给成绩(如甲、乙、丙、丁、戊、己、庚等)。大学实际拥有多大的选材余地取决于高考成绩的精细程度,其自主选拔就体现在对相同等第学生的遴选。这样的改革方式能让高考(即国考)与大学各司其职,两者在录取中的分权配比也是相对可控的。

总之,作为前提,如果高考不能恢复国家统一命题,那么我国的教育体系就拿不出一个公平和可比的标准,国家共同体将被政策上的短视轻慢所削弱。如果中国最好的大学都不能建立起公正不阿的自主招生选考及其监督管理制度,那么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拘一格降人才都无从谈起。进而,目前大学自主加分在先、高考在后的制度安排部分架空了高考,“先细筛后粗筛”的制度安排不科学,且对全体考生不公。假设调转高考在先,并给出分数,那么其后的大学自主将形同虚设,相当于改革退步到过去国家统一命题的高考制度,人才选拔手段将停滞在上世纪高教大众化以前,既不符合高教现代化的趋势,束缚住体量大增的高教体系达至多元的繁荣,也保不住过去高考具有的精英选拔功能。

理论上讲得通的改革方向唯有全国统一考试后给出等第式的成绩,在等第限度内给予大学一定的自主招生权,时间上也给确有选材需要的大学留出自主考试和学生与大学双向匹配的余地。改革总是艰难,有了方向,就值得我们努力探索过渡步骤与具体操作办法。

高考改革方案探讨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改革!

标签:高考改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