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模拟题

2016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编辑:sx_qiyan

2016-02-17

试题往往是查漏补缺的好工具,在中考备考阶段大家需要反复的来练习加强自己的知识累积,下文为大家带来的2016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不妨来看看吧~

一、基础•运用(共23分)

(一)选择(共12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农谚,是挂在农家四季墙上的钟表,准确有序地周而复始。布谷鸟开春的第一声啼鸣,便是一句农谚;老黄牛拉犁时眼角掠过的一道道鞭影,便是一串串农谚。

【甲】“正月十五雪打灯,一个谷穗打半斤”,人们刚从春节的欢乐气氛中走出来,便在又一个丰年的吉兆中开始了忙碌。庄户人浑身的力量要在此时释放,土地是他们一生的舞台。【乙】“过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田野是一块崭新的黑板,他们要在上面一笔一划书写丰收二字。还有哪畦地没有   ①  ,还有哪条渠没有  ②  ,他们要像给孩子洗脸一样慢慢地  ③  。【丙】“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播种的人们是撒播希望的人,他们会用心把种子埋入田里,一行行,一垄垄,仿佛在织一匹布,不紧不慢,不急不躁,一抬手,一挪步都那样流畅与舒展。【丁】“谷雨寸不休,桑叶好饲牛”,大地得到了春雨的滋润,万物在蓬勃地生长。田间的庄稼也在茁壮地生长,它们浓缩着一年的希望,放大着一年的收成。

农谚是土里土气的诗歌,它是田园风光的写照,是乡村生活的注脚。

⑴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打理    ②翻整   ③修理      B.①打理   ②修理   ③翻整

C.①翻整    ②修理   ③打理      D.①翻整   ②打理   ③修理

⑵上面的语段的四则农谚中,明确地指示人们要把握农时、适时耕种的两则谚语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⑶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我国劳动人民订立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季的物候变化。在历代的诗词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四季的气息,寻觅到二十四节气的踪影。请依据语境判断,下列诗句空白处应填入的节气名称是

①蒹葭苍苍,    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②微雨众卉新,一雷    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

③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     。(宋琬)

A.白露    惊蛰   春分      B.寒露   雨水   春分

C.白露    惊蛰   小暑      D.寒露   立春   立夏

⑷“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从而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巧妙使用双关语,能使语言表达含蓄诙谐。

洪承畴原是明朝重臣,后来兵败降清,官至大学士。传说他降清后,在谷雨那天与人下棋,随口吟出一句上联:“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同弈者应声对出下联:“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这副对联中,运用双关,暗讽洪承畴失义辱节的词语是

A.妙棋    B.谷雨    C.领袖    D.清明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⑵题。

春分前后,如果你早晨散步时稍加留意,就会发觉太阳是从正东升起的。过了春分,北方人民便明显感觉到,太阳一天天近了。

今年,①在春天的宫廷里,却发生了一次短暂的政变。3月18日深夜,大风骤起,连续两天风力五六级,白天的最高气温降至3摄氏度。这种强大的、突发的、偶然的“倒行逆施”,它最大的消极作用,还不在于使率真勇为的先行者遭受了挫折和打击,而在于由此衍生出了怀疑、狡黠、冷漠等因素,影响了人们愉快坦诚的心境。

今天春分,尽管大风已息,气温回升,但仍有料峭的寒意,仿佛依然弥漫着政变刚刚被粉碎的(销烟/硝烟)。与惊蛰对照,春分最大的物候变化是:柳叶完全舒展开了,令人欣悦的新绿由地面漫延到了空中;②而杨树则像一个农夫,扬鞭赶着田野这驾满载绿色的马车,鞭子上的红缨已然褪色……

⑴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挫折(cuò) 狡黠(xiá) 销烟      B.挫折(cuò) 狡黠(xiá) 硝烟

C.挫折(cuō) 狡黠(xié) 销烟      D.挫折(cuō) 狡黠(xié) 硝烟

⑵对于文中划线的两个 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①句中的“短暂”一词,突出了此次大风降温天气持续时间之短。

B.①句中用“政变”写出了此次“倒春寒”的强大、突发和偶然。

C.②句中的“满载绿色马车”,描绘出了春分时节杨树绿叶成荫、枝繁叶茂的特点。

D.②句中的“鞭子上的红缨”,形象地写出了杨树吊(花)垂挂在枝头的形态和颜色。

(二)填空(共11分)

3.古诗文默写(6分)

情景交融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作者往往把丰富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中,如晏殊的《浣溪沙》中,“  ①  ,  ②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惜春伤感之情。刘禹锡笔下,描写 陋室环境清幽的语句是:“  ③  ,  ④  ”,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他高洁的情操。《岳阳楼记》中,春天的洞庭湖鸟飞鱼跃:“  ⑤  ,  ⑥  ”,此情此景,使迁客骚人心旷神怡,感到无比舒畅愉悦。

4.名著阅读(5分)

阅读经史典籍,我们不但能获得丰富的知识,还能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粹,濡养自己的心灵。阅读最早的诗歌总集《 ① 》,我们感受到了先民的精神风貌;儒家经典《论语 》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我们从“ ② , ③ ”等语句中,获得了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启示。阅读经典小说,则如同阅历中国人文、社会的知识之库。《西游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  ④  ,告诉我们只要不惧艰险、锲而不舍就会成功;《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买车  ⑤  的人生经历,让我们深刻了解到旧时代城市贫民的悲惨命运。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