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习题及解析(2)

2012-03-08 15:11:45 字体放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童年期又称___,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

2._____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3.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发展的角度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_____再到_____的过程。

4.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_____。

5._____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6.动机性遗忘理论最早由_____提出。

7.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_____和_____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8.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对个体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_____和_____。

9.态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和行为成分。

10.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_____,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

11._____指具体而有形的、可通过直接观察而获得的信息。该类知识往往可以用具体的事物加以表示,如有关日期、地点、物品等方面的知识。

12._____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

13.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_____,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14.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惟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______。

15.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_____和维果茨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

填空题答案

1.学龄初期

2.学习准备

3.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4.认知过程

5.直观

6.弗洛伊德

7.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

8.认知能力社会关系

9.认知成分情感成分

10.软情境综合状态

11.具体知识

12.学习定势

13.心理结构

14.辐合型

15.皮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