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家长专区 > 情商培养

如何注重孩子的情商培养

编辑:

2012-07-30

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和大小是一个人能取得他人和社会认可的重要因数,如帮着照看小弟弟、小妹妹,主动帮邻居爷爷、奶奶拿东西等,获得他人及社会对他的肯定,同时也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所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中得到乐趣,从而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心。

家长要摆脱“娇生惯养”的思想,放手让孩子去做,只要有能力去做,能够承担责任,就不要阻拦,家长可给予帮助,让孩子承担责任的体验更加丰富更加快乐。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小事到大事,循序渐进。首先,要教育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也就是引导孩子从小自理自立。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诸如穿鞋、穿衣、刷牙、洗手,都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孩子只有能对自己负责,才能开始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要同培养兴趣结合起来。的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方法过于死板、生硬,较多地依靠外部指令,孩子缺少内在动机和主动精神。培养责任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较多他律,较少自律;较多强迫,较少自愿。所以应当培养孩子多方面兴趣,特别是合作性、群体性的兴趣。孩子对有兴趣的事物是不会缺乏责任感的。当然,兴趣与责任感之间的联系,不是自然形成的,要有意识地去养成。培养孩子责任感还要注意与孩子的能力发展相适应,一步一步加强。在能力的太阳升起以前,责任感的地平线不可能一片光明,能力的极限也是责任感的极限。有能力而不去负责,这是缺乏责任感;没有能力而非要去对某些事物负责,这是滥用责任感,滥用责任感不利于孩子成长。

孩子责任感的培养是孩子个性发展的核心,也是家庭教育中容易失误的大问题。有许多家庭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没处理好,造成不良后果,诸如孩子的任性、自私、冷漠、自暴自弃、意志薄弱等不良习性,都与缺乏责任感有关;而诸如孩子的压抑、自卑、消沉、自我封闭、过度敏感等消极状态,又都可能与父母在孩子身上滥用责任感有关。因此,家长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4.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

乐观是人永远携带的加油站。然而孩子并不能因父母的期望他们快乐就自然而然地体验快乐。同时,孩子的快乐也不一定是由物质的东西引发的。乐观需要父母的培养和精神上的支持。

从心理学角度讲,乐观的情绪,能够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体内各器官的活动协调一致,从而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个机能的潜能,有益于健康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相反,悲观的情绪可能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对人的身心健康都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少年儿童正处在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人格、豁达宽广的积极人生态度。

让孩子从小懂得爱,爱伟大的祖国,爱自己的家乡,更爱自己怕亲人和朋友。家长要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每次活动的教育时机。例如,家长每当带孩子外出旅游时,目睹了祖国的江河山川,浏览了当地古代文化遗址,及时让孩子谈感受或写日记,使孩子感受到家乡可爱、祖国美好,热爱之情便会油然而升。又如:家长可借助电视报刊等宣传工具对孩子及时教育。听到广播**地区发生水灾,那里的孩子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校园。如果孩子提出捐款捐物,家长应该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

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家长可以打破一般的说教方法,寓理想教育于故事读书中,通过书中的人物故事,激励孩子的想象力,启发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家长还可以结合时事政治,结合现代化建设的蓝图,深入浅出地向孩子进行理想教育,逐渐培养他们树立为振兴中华学习的理想。

家庭中的歌声和欢乐,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良好的性格能使孩子有坚强的毅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能使孩子经常保持乐观、开朗、活泼的情绪。否则,总是多愁善感,易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家长可带孩子多听听音乐。平时让歌声充满家庭。

要培养出孩子的乐观精神,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是痛苦的,但他们可从中“悟”出点道理。每一个父母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呵护孩子,孩子最终要到社会上摔打,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子女与父母的人际关系以及父母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的。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宽容的父母对孩子有很好的影响。

在一些富裕国家,人们已深刻认识到物质条件的优厚并不是与孩子的幸福感觉成正比。在适当的物质生活保证下,要教会孩子除了物质以外,如何在内心创造一种快活的情绪。西方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只把幸福寄托在一种追求上,最终往往是痛苦的。

“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父母和家长应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信心和技巧。

快乐的父母,也会感染孩子。儿童从成人那里得到的快乐,使她相信成人。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充实与学习的过程。父母不仅要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乐观,营造快乐的气氛。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拥有一颗乐观的心。父母乐观处事的实例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

要培养孩子乐观的品质,父母首先必须有乐观的思维方式:1.父母在处理自身问题和家庭问题时的乐观态度,对孩子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养成乐观品质;当孩子遇到不利事情而悲观时,父母应带领孩子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衡量,朝积极的方面考虑,并让孩子明白她的思想中存在的逻辑错误。2.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应该给恰如其分,不应把几次错误夸大成永久性的过失。父母应该具体指出孩子的错误及犯错误的原因,使孩子明白自己所犯错误是可以改变的,并知道从何处着手改变。只有让孩子坚信父母喜欢他,这个孩子才会有很强的自信心。3.对孩子不要感情冷淡从小无感情体验和感情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对他人施以爱和同情,他们将生长成冷漠无情的性格,很少体验快乐,难以与人相处,当然也就不会具有乐观精神。不论父母的工作有多繁忙,都要尽量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不要依赖于孩子的祖父母,甚至保姆。也不能把所有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卸给老师。4.保有一颗平常心乐观的人可以坦然地面对一切,成功和失败,痛苦与幸福。现在的孩子多是在温室中长大的。经历的风雨不多,意识不到艰难的存在,更别说怎么去面对了。让孩子接触各类事物,接触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开阔,悲观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用平静的心态去对待,并不是消极地面对世界。要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始时,可以暗示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主动学习。紧接着,当孩子主动行动了,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孩子主动去做了,不一定成功。父母要激励孩子,告诉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入九。失败了一次不要紧,失败是成功之母。

乐观的性格是成功的催化剂,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就是在点燃孩子对未来、对成功的希望之火。

5.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这样就造成了孩子的自卑心理。

标签:情商培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