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论文资讯

职称论文一道坎:成全期刊卖版面

编辑:

2015-09-11

唯论文是瞻,“买方需求”不断膨胀

北京城市学院青年教师范松楠介绍,教育产业化催生出数量庞大的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群体,量化评价体系下形成不断膨胀的论文“买方市场”。

在北京一所211院校供教师参阅的文科科研手册上,记者看到,在权威核心期刊与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数量与教师岗位聘任、个人考核、导师资格申报以及职称评定晋升等方面密切相关。这意味着,每篇论文都能成为申报表格上的具体数字,最终转变成教师的头衔与收入。

不仅是教师,论文发表也与高校学生的利益密切相关。据了解,全国各高校几乎都明确规定研究生申请学位前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否则无法获得学位;而本科生在保研时,论文发表往往是考量其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

提高奖学金等次是高校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另一个驱动力。在北京某高校的学术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细则中记者发现,学业成绩与科研成果各占50%,科研成果主要包括科研论文加分、著作加分等,不同等级的期刊加分分值有所区别。

医务工作者、技术人员等职业人群在评定职称和晋升职务时也会有论文发表的“硬杠杠”,而学术论文与实际工作的脱节,也让论文发表成为职称评定中备受诟病的环节。

“不改变‘唯论文是瞻’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体系,买版面的现象很难根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青年教师王俊杰说。

卖版面是无奈的求生之道?

“生存逻辑促使本不该以市场为导向的学术期刊走上市场化道路。”业内人士徐先生向记者介绍了学术期刊的生存之道。

据他透露,学术期刊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主办单位财政拨款、国家基金扶持、网络版权费、发行费、会议收入、版面费等等,核心期刊的资金来源较为丰富,“不过很多普通期刊的资金来源匮乏,日子并不好过,它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活下来’。”

徐先生坦言,期刊刊号的审批制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低水平甚至功能异化的期刊长期存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于是大量非核心期刊以售卖版面资源作为主要盈利手段,从而形成数量巨大的卖方市场。

重庆一本普通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编辑张伊然(化名)告诉记者,一年前这本期刊每期80多页,为拓展收入来源,一年间期刊的厚度增加了一倍。“不仅纸张变薄,正文的行距和字号明显缩小,论文质量也不如从前了。”张伊然说,很多非核心期刊在面临生存窘境时都作出了类似的选择。

而这种选择也让张伊然所在的期刊陷入了“死循环”。一方面,期刊需要依靠高水平论文增强自身影响力,提升在学界和业界的知名度与认可度;另一方面,为维持期刊生存,获取更多版面费,却无奈降低筛选门槛。“如此循环,更难以吸引优质稿源,期刊品质自然下降。”张伊然对这本期刊的未来并不看好。

相对于非核心期刊的勉强维系,核心期刊的版面是名副其实的稀缺资源。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经费管理办法(暂行)》规定,“获得资助的期刊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版面费”,然而现实是,只要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即使收取一定版面费,投稿人也会“欣然接受”。

一位高校青年教师告诉记者,即使论文质量过硬,如果没人推荐,个人投稿的发表周期也会很长。“想在核心期刊发论文要同时有硬文章和软关系”,这位老师说,一些论文中介和期刊有合作关系,缴纳一定版面费确保论文及时发表,这在圈内已是“公开的秘密”。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职称论文一道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用改革来矫正代发论文歪风

毕业论文打印 消耗7万棵树

标签:论文资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