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思想哲学论文

完善舟山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编辑:

2013-11-27

3.4 构建城乡互动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立足点是农村。要充分利用农村的人才、资金、文化底蕴和文化习惯,搭建适合本地实际的文化服务平台。但是文化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圈子,农村文化也自然不应该与城市文化脱离开来。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人才资源相对紧缺、文化氛围相对淡薄、文化设施相对滞后等实际来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立足农村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放眼城市,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城乡文化互动互促的机制,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一是文化公共产品要向农村倾斜。为满足本市渔农民的文化需求,政府要依托“文艺大篷车”、“党报大篷车”等有效载体,精心组织开展“文艺进社区”、“三下乡”、农村电影“2131”工程、“市民大讲堂”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快发展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和农村基层服务点,积极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二是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在新渔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渔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将城市文化资源逐步引向乡村,市县区的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图书馆联网协作,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向乡村延伸,形成以城带乡、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的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三是推进农村城市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促动。农村文化需要城市文化的带动和辐射。同时也要看到,吸收和融合农村元素,也是城市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因为只有农村才具有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才具有内容极为丰富的民间原生态文化,如舟山锣鼓、木偶戏、跳蚤舞、翁洲走书、渔民画等一批具有海岛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色文化活动。这不仅是农民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而且是我们民族原生态文化的生命延续。

总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了不断满足渔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是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的具体行动。构建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要以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社会积极参与,阵地建设面向渔农村基层,形式手段多种多样。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狠抓落实,努力开创舟山市渔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完善舟山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

相关推荐:简析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思想哲学论文:浅论康德论有道德价值的行为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