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思想哲学论文

完善舟山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编辑:

2013-11-27

1.4 构建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

建设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渔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体现政府执政为民天职的现实需要。随着政府角色定位的日益清晰,政府的管理职能发生变化,公共服务职能需要不断强化。因此,提供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舟山经济的持续发展,渔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本市的渔区愈来愈重视文化建设,文化权利意识迅速觉醒,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也急剧增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要求越来越强烈,要求政府尽快转变职能,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因此,构建新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文化公平,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面向全体公众,确保所有渔农民平等地享有参与文化活动与从事文化创造的机会,切实保障渔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已成为现实需要。

2.舟山市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乡镇街道文化站43个,获得“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20个,获得“舟山海岛百花乡镇”24个,分别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5.5%和54.5%。

全市182个新社区中,共有室内文化活动场地24889平方米,室外文化活动场地105434平方米;图书阅览室67个,面积2940平方米,藏书72027册;业余文艺团队216支,人数3854名。此外,全市乡镇(街道)社区中,有全民健身路径230条,门球场35个,健身广场18个,室外篮球场9个,羽毛球场30多个,室外乒乓球台10台,各级各类健身站点230多个。各行政村的老年活动中心都配置了棋牌室及适合老年人休闲健身的文体器具,31个乡镇敬老院全部配置了全民健身路径,渔农村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健身锻炼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尽管如此,文化发展的现状与我市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还不强,公共文化设施还相对落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渔农村文化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

近年来,舟山市用于渔农村文化经费总量虽有所增加,但大部分渔农村乡镇、社区文化站经费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更别提购置新书、文化活动器材和开展文化活动。文化投入长期处于低水平,极大多数渔农村乡镇尚未建立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文化建设经费没有列入当地财政预算。这种普遍的、长期的、低水平的投入就造成了渔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严重“贫血”现象和问题的积重难返。大多数文化中心活动室只是挂一张文化活动中心的牌而已,形同虚设,且活动室室舍破旧,面积狭小,条件简陋。社区图书室藏书总量少,内容陈旧,大多数图书室多年未增添新书,无法吸引读者。多数图书室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文化管理人才紧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亟待提高

大多渔农村社区没有从事文化工作的专职人员。渔农村文化干部兼职现象比较普遍。据统计,兼职文化站干部占了总数的50%。有的兼职多达3-4个。大多数文化站干部年龄偏大,由于业务培训经费短缺,基层文化干部得不到培训提高,专业知识趋于老化,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知识面偏窄,造成当前渔农村乡镇文化工作队伍人员素质状况相当不理想,基层文化干部难以胜任基层文化工作。且文化干部的待遇不高,导致人才外流。因此,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亟待提高。

(三)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匮乏,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不足。

2008年全年下乡演出307场,放映渔农村电影4630场,送书下乡40439册,价值65万余。虽然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下乡活动正在开展,但大多数农村文化活动只停留在乡(镇)一级,没有深入广大渔农村,渔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渔农村文化消费普遍低下,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