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银行管理论文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

编辑:

2014-10-08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策略

针对本文提出的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种种问题,我国各商业银行尤其是监管当局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一)创新制度

中间业务大多属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交叉经营的领域,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政策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不能设计开发跨领域、综合性、多方位的中间业务产品,中间业务产品创新步履维艰、服务档次难以提高,这是目前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低且尚未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支柱的最根本因素。在继续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政策的前提下,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主监管制度,完善对中间业务的监管。

在全球金融自由化趋势下,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政策严格限制了各项金融创新业务的开展。为防止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破坏,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政策,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这种监管结构毫无疑问会导致监管协调和合作方面的困难,往往造成一些“推责任和追求部门利益”的现象,进而造成重复监管或监管真空。因此必须加大我国金融制度改革力度,加强银行与保险、证券、基金的合作,为中间业务的创新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约束诱导理论指出,当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阻碍了金融机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时,它们会通过探索新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和服务来回避内外压制以此提高竞争能力。

金融自由化为中间业务的创新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使得中间业务可以在更加广阔的空间自由发展。虽然我国银行业还受到分业监管的限制,但没有必要盲目的改变现在的分业经营格局为混业经营,要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存贷业务已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银行业务的客观需求。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两种模式共同达到的都是经营风险的减少或避免,只是分业经营测重于通过开展单一业务以减少风险,而混业经营测重于通过进入不同市场以分散风险。因此,两种模式进行风险管理好坏的关键在于各银行自身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风险的识别、制约、分散和规避)以及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混业经营能够给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但与之相伴的是巨大的风险以及给央行带来的一系列监管方面的棘手难题。

(二)创新品种

中间业务创新是以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为主体进行的各类金融机构在中间业务制度、技术、产品和服务、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包括宏观层面的金融制度、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创新。加强中间业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积极转变传统的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的收入结构、有效应对混业经营的国际金融局势、增强我国银行业的赢利能力及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我国商业银行在与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在中间业务品种和服务创新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总体思路,既要考虑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实用性,又要牢固树立成本收益原则,减少高消耗,提高产品创新效率,把中间业务的发展提高到与发展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同样的战略高度。在金融法律法规范围内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宏观金融政策为指导,加大中间业务产品投入和创新力度,努力开发适合我国现阶段金融及经济形势,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发挥多元化产品的比较竞争优势和协同效应,在投行、基金、保险、投资、租赁等业务方面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

(三)创新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大力创新中间业务提供了动力。这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增长相对较快,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普遍获得了高增长率,很多都在70%以上,招商银行零售银行业务更是增长较快,总收入同比增长高达91%,这主要是受惠于资本市场。

近几年,资本收入在中间业务收入中的占比持续稳定上升,并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活跃引起资本收入的持续上涨,推动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迅速提升,例如,银行发行的短期融资券使得银行的顾问咨询费持续增加;发行基金促使银行代理收入增加;证券交易活动带来大量的托管收入等。我国今后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发与创新和资本市场以及直接融资密切相关,应该加大资本市场这一重要领域的中间业务创新。投资银行业务的更高的收益率决定了它将是银行中间业务的下一个增长点,其前景取决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工行2011年各项代理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 16.7%.对公理财业务方面,由于对公理财产品销量增长带动销售手续费等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全年对公理财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了59.3%.由于消费额大幅增长的带动去年工行的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增长30.7%.工行的投资银行收入125.4亿元,同比增长56.2%.

中国银行通过中银国际控股经营包括财务顾问、证券销售、股本融资、杠杆与结构融资、直接投资等的投资银行业务,2011年实现投资银行收入同比增长2%,全年共发行16只牛熊证产品,成功发行中银行业优选和中银中证100两只新基金,去年年末,资产管理规模突破300亿元。2011年,中行主承销及联主承销短期融资券及中期票据44支,承销量所占市场份额为8.93%.

招行2011年实现代理基金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65.28%,代理保险收入增长51.13%.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2011年招商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实现了较快发展,全年共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57%.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82.71%.并购贷款、企业发债顾问、私募股权投资等专项财务顾问业务同比增长117.45%.

(四)防范风险

中间业务产品往往是不同金融产品的组合和衍生,由于其透明度较差,现有的会计信息很难全面反映中间业务的规模与质量,致使金融监管机构难以了解银行的全部业务范围并评价其经营成果,难以对银行中间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再加上许多中间业务的开展没有金融法规的严格限制,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类中间业务,大多数不需要相应的资本准备金,只要交易双方认可就可达成业务协议,极易刺激业务的扩张,造成巨大风险。而目前我国银行对中间业务风险的估量能力还不够,风险防范经验尚显不足,中间业务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目前我国大部分金融机构缺乏专业人员和机构进行本企业风险管理活动,在机构内部,每个人或部门往往采取单独的对策来处理各自工作中出现的风险,既缺乏系统性、全局性,又会阻碍企业价值最大化经营目标的实现。这种风险管理活动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管理且往往是间断性的,缺乏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指导结论

一直以来,我国金融体制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公众金融意识淡薄,市场竞争混乱以及银行自身缺乏创新动力,成本收益观念不足,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占比较低,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相比,未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支柱。本文透过这些现象,深刻分析了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拓展根本在制度,我国目前实行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政策,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相关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但是鉴于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状况和国际金融形式,我们应该牢牢坚持这一分业政策,努力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加大金融创新,拓展中间业务。

本文就是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希望供您参考。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