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文学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史料论文

编辑:sx_yangk

2015-09-25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课堂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描述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进程和规律, 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浅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史料

“史料”处理和“史见”阐发的主要问题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而言,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十分突出。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论的观点:“‘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也就是说,历史作为人的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认识和研究历史必须以事实为出发点,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历史资料。对史料进行带有实证性质的搜集、甄别与选取,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性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科学地运用史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文学史的认知兴趣,并通过呈现史实,营造“回归文学史”的氛围,增强教学的历史感,最终实现对学生独立获取史料、鉴别史料、运用史料分析历史的能力培养。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出现了过犹不及的极端倾向。

具体而言,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走向“故纸堆”,过分拘泥于史料的介绍与呈现,这或许体现了对史料在课堂教学中重要性的充分认知,但往往造成过犹不及的后果。这一教学倾向体现为教师极尽考据之能事,尽可能挖掘某一文学运动或作家作品的相关文献资料,史料的介绍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了解了文学史或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与风貌,但却停留在零乱浮泛的层次上,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面对纷繁驳杂的资料性知识,却无法获得认知对象、分析对象、解释对象的能力。比如对现代文学中的重量级作家诸如鲁迅、茅盾、老舍、巴金等的教学,往往纠缠于对作家整个生平事迹作来龙去脉的细节性追溯与交代,有严谨考证的优长,但却不能对每一阶段的作家创作道路作出判断、总结和概括,不能挖掘出生平中的某些重要的具体事件的性质及其对于作家创作个性和风格生成的特殊意义,而学生对作家的认知也就停留在感性的、或者趣味的层次上,难以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高度。又如,对于新文学三个十年中的多次文学论争的讲授,也只是停留于冗杂的、带有文献性质的史料介绍,对论争的焦点、实质、产生语境等诸种因素不能作系统的梳理和概括,不能辩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论争双方的合理性和缺失,更是缺少主观的评价与判断。而且由于史料获取的不完整性,教师所呈现的很大程度上可能还只是一种局部的真实,学生所获得的也就只是对对象低层次的片面认知。因此这种“纯客观”且是不完整的史料介绍,实则体现了教师缺少对于文学史的识见,所反映的无疑是由于缺乏理论思维能力所导致的面对浩如烟海的新文学史料的无能为力。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