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学 > 中国经济论文

探讨商业贿赂防治对策

编辑:

2014-10-20

2.4 建设和谐、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市场经济实践中,运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措施,建设和谐、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推动市场经济建设良性发展的根本。我国目前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市场还很不发达,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难以全面完整地采集和共享,以致社会信用缺失严重。归根结底,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规范市场运行的根本前提。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以商业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为核心,以行业管理部门和社会舆论为辅助的社会信用体系,营造健康的商业文化氛围,净化市场大环境,树立诚信经商、合法经营的理念,从而更有效地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预防和打击。在此基础上,打破垄断,建立公平交易秩序,逐步减少商业贿赂。

2.5 建立健全的商业贿赂行政监管体系。

首先,要确定反商业贿赂的主管机关,并划分反商业贿赂主管机关各行政职能部门的职权范围,将监管职责落到实处。其次,加大商业贿赂处罚力度。我国现行规定,对商业贿赂的行政罚款最高不超过二十万元,这与商业贿赂可能带来的巨额利润相比微乎其微,难以达到惩戒的效果。因此,要加大对商业贿赂的经济处罚力度,废除目前那种按固定数额对商业贿赂进行罚款的处罚规定,改为按违法所得或所影响的商业量的百分比确定罚款数额,使罚款与违法所得或所影响的商业量成正比。第三,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商业贿赂作为一种“潜规则”,长期游离于执法部门的视野之外,是商业贿赂猖獗的主要原因之一。商业贿赂不仅损害特定受害人的利益,而且破坏公平竞争秩序,损害公共利益,同时,由于商业贿赂具有秘密性,被发现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对商业贿赂人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不仅可以调动受害者与违法者斗争的积极性,而且能产生一种威慑作用,有利于遏制商业贿赂。最后,完善企业外部审计制度,这是商业贿赂的有效监控渠道。通过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外部审计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对商业贿赂行为的监控力度,在强化外部审计职能的同时,赋予行业协会更多的社会职能,以强化行业自治组织的监管能力。

总之,商业贿赂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是经济腐败现象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它不仅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还会引发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与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构建我国反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良性运行。

小编为您准备的商业贿赂防治对策,希望可以帮到您!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