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关于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探究

编辑:

2014-04-07

4. 科技种植含量小,多以经验种植或传统种植为主,得过且过,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欲望不强,大多数人并没有认真的思考如何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即便是在影视上看到了也不关其痛痒,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麻木性。

另外,所有贫困地区都有其共性,也就是对文化不够重视,因而文化因素的辐射显得极为微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上存在极端。年轻人不甘于现状,纷纷邀约外出打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在外拼闯赚钱不多,而家庭呈现的却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组成的凄哀景象。

表面上看来物质上不再惧吃穿,但他们的幸福指数不高。老年人由于自身经历不同,文化层子又不高,对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不能科学的理解和把握,相反的对迷信思想却是有增无减,甚至杞人忧天。由此,社会矛盾显得日益突出。

2. 思想上的引领不够。在广大贫困区人们集会讨论家国事要的机会特少,一般上级指令只有少数人知道,人们的社会生活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如何发家致富无人引领,大多数人生活在迷惘和观望中。

3. 教育上不够重视。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生产力的主要内容,是改变人类自身生存条件的重要法宝,但在广大贫困地区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俗话说得好: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去尝尝。可大部分人没有尝试过,也不会用它来改变自身的窘境。因此,教育双方就显得很随意,在我走访的村民中,百分之九十的家庭对教育改变家乡作用的回答不约而同的相似,很是让人的思想尴尬,触动颇深。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要求较低,尤其是对女孩子更是如此。懂得起码的算数,出远门能找着路回家。这是他们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在想,对于贫困地区我们对教育的宣传仍是咫尺天涯。

4. 职业教育更是漠不关心。我曾经探访过四川及重庆两省市的职业教育,那边的职业教育搞得很好,人们的职业意识也很强。巴蜀大地人口稠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很少,但他们不依赖土地过活。受传统职业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职业要求,绝大部分中青年人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很强烈,每个人都是想办法身获一技,闯荡四方,创造了价值后把家乡、家园打扮得煞是漂亮。而贫困地区人口对职业一词的意义也甚是模糊,他们潜意识里的职业就是出力出汗换票子。至于职业教育普遍则认为,读不读都一样,反正都是打工挣钱。由此要高效快速的变革贫穷落后面貌任重道远,仍需上下求索。

综上所述,贫困地区的贫困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关键的因素是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因此这一场扶贫攻坚战得从以下方面着手。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