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2500字:《论语》

编辑:

2016-02-02

高中《论语》课不同于大学《论语》课和一般文言文,所以要淡化学术味的解读,更多关注如何激发学生主体兴趣。否则,就像几十年来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尴尬局面一样,学得越多,敬而远之的越多,那就又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剧了。

二、在比较、探究中追求《论语》阅读教学的共鸣效应

《〈论语〉选读》虽有详细注解和翻译,但难免是单向灌输,不利于学生进行比较思考,获取一种个体思维乐趣。名家、学生自身对有关词句的理解难免也有些差别。比如南怀瑾、钱穆等人的理解就有不同,如果将这种不同点作为兴趣的触发点,可促使学生在对名家解读的比较、探究中,寻找《论语》学习的共鸣效应。

《论语》中不少章句的生活语境缺失,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难免会让人产生理解偏差,陷入因忽视辩证思维和具体情况的困境。不同人经历的差异性,往往会有利于弥补这种缺失,激发学生区分情况深入体悟的兴趣,其中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共鸣。没有碰撞或争鸣的《〈论语〉选读》的阅读和教学,在思想上是不开放的,也不符合青少年的思想发展的阶段特点。有了共鸣,读出意味,学生才会获得一种学习心理上的认同和思维上成功的愉悦,继而促使他们继续深入体悟。

教师有意进行的材料补充,只能算做阅读和思维习惯的拓展示范。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有限的“被动式拓展”。如果能够精选一些相关读本,比如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鲍鹏山的《孔子的逻辑》等,那么就可激励学生进行适合自己情况的“主动式拓展”阅读,甚至促成《论语》专题阅读、交换阅读。学生只有适当阅读有关书籍,对孔子思想才能有更客观更冷静的认识,有更多的共鸣,才能有一个恰当的分析取舍,对《论语》作既尊重文本又适应时代的解读,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果针对学生在《学记》中整理的一些感受,利用“激赏式点评法”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也是可以强化这种共鸣效应的。

三、在借鉴、思考中寻求《论语》阅读教学的时尚效应

关注学生的时尚兴趣所在,适当尊重学生的认知方式,与时俱进地改进《论语》阅读教学,是可以达成《论语》的时尚效应的。学生往往对电影、动漫、辩论、旅游、星座、游学、微博比较感兴趣。如果因为形式不乏娱乐色彩,就认定会削弱《论语》阅读教学的严肃性,那就太拘泥了。这些形式本身没有什么,而在于如何借鉴。如果我们借鉴得好,能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自然地会促成《论语》阅读教学的时尚效应。“百家讲坛”上,易中天讲的虽是古代的东西,但是话语紧跟时代,非常生动,总能让人产生兴趣,自觉去思考。

对关注对象的形象和气质的期待,是一个可以影响阅读效果的因素。许多韩剧就反复证明了受众的兴趣取向。所以孔子的“身高”甚至他的弟子们的身材、相貌等,是可激发不少学生的兴趣的。孔子“身高十尺”,将近一米九,典型的山东大汉;文质兼备,到老也不失风采,外貌和内心都不猥琐。星座、血型也是学生喜欢关注的热点。所以,我们要穿越时空的局限,赋予其时尚色彩,激发学生兴趣。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时尚的形式只是吸引学生的“瓶”。对孔子各种行走线路的借鉴,也是一个吸引学生参与探讨的途径,比如设计“周游列国”的文化之旅。对周国平的《名人之死》的探讨,可以激发学生探讨孔子等人为何而生、为何而死的兴趣。参照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的辩论,可以激发学生寻找《论语》思想为己所用的兴趣。结合观赏影视作品《孔子》,可以激发学生思考角色形象的处理问题。涉猎蔡志忠的《论语》动漫,可以激发学生关注形象化演绎《论语》的兴趣。所以,传统的内容不一定需要传统的形式去落实,也可用非传统的形式去展现。将传统的《论语》阅读教学点缀上时尚的元素,目的不在于时尚,而在于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兴趣。

时尚元素作为激发兴趣的辅助手段,但不是代替对《论语》思想的渐进把握和深层体悟。《论语》的教学需要借鉴“贴地飞行理论”,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教学。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学科教育论文2500字。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教育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