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论文:试论科学发现的心理要素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启示

编辑:

2013-11-20

四、科学发现的想象力

高尔顿在一份研究中报告了他发明的词汇联想测试,他观察到,许多联想单词是从他自己的经验中得来的,而别人是不太可能跟他产生同样的联想的,这个发现有极重要的价值。

罗伯特·奥尔森认为“延缓判断及批评是一种技巧,鼓励尽可能多地提出构想,哪怕是荒诞和愚蠢的”。判断可使想象力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想象力则刺激和启发判断。

袁维新在《科学发现的多元解读》中认为,“科学发现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其作用必须通过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具体地体现出来,其中尤其是通过诱导创造性思维的精华部分——灵感、想象、与直觉发挥作用而曲折地体现出来。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是既存知识的重组,在知识重组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机制是二元联想,即两个思想或理念,原来是无关的,最后被连结成为相关,而产生创造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构想和假设;延缓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案是判断或取舍;鼓励学生进行二元联想。

综上所述,分析科学发现过程的心理要素对中学物理教学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利用创造中的心理要素对学生进行培养,是提高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造性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着,邵威等译.科学与科学家的心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0.

[2]〔美〕A·H·马斯洛着,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

[3]〔美〕西尔瓦诺·阿瑞提着,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8.

[4]王极盛.科学创造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1.

[5]〔美〕罗伯特·奥尔森着,吕胜英、翁淑缘译.创造性思维的艺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9.5.

[6]〔美〕J·P·吉尔福德着,施良方等译.创造性人才[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7]张景焕,金盛华.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的概念结构[J].心理学报,2007.

[8]卜晓勇,毛加兴.科学发现过程中的要素研究——从发现DNA 分子结构谈起[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9]袁维新.科学发现过程与本质的多元解读[J].科学学研究,2008.4.

[10]傅世侠.创造学究竟是什么?[J].科学学研究,2003.10.

[11]张景焕.科学创造人才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5.

总结:希望心理学论文:试论科学发现的心理要素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启示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心理学论文:浅谈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

心理学论文:浅谈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构成与发展策略

标签:心理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