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教学中自主提问的几点问题分析探究

编辑:

2014-05-19

生:文中都运用了什么修辞?请举例说明。

生:本文写时间的词语有哪些?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生:本文描述了哪些场景?

……

师:还有哪类问题没有提问?

生:词义中的一词多义。

生:还有写作技巧上的,本文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

教师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基本能够自我总结、准确定位复习方向,目标实际,过程实在。当学生在提问中淡忘了自己总结的多维定向,显得单一浅进、有些“兜圈子”时,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学生的提问开始逐渐显得更有坡度,更具复习价值。

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时为什么容易“兜圈子”、徘徊于低谷?原因大致有四个:其一,这是人的思维常态和思维惰性使然,习惯于从简单的说起;其二,受从众心理影响,容易与他人的提问、发言雷同;其三,学生的思考角度、状态受限,有外在限制,也有自我限制;其四,教师的引导有偏差或者跟不上,这一点影响很大。

此外,教师也须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在横向上适当拓宽学生的思考角度,让学生的思考方向有适当的选择余地;其次,要通过必要、恰当的介入,引导学生实现思考角度的转换、提升,从纵向上拉动思考的深度;再次,要精心审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教学的指向性、规定性的正当结合。

上述四个案例中,学生的“自主”都表现出较大的开放性,但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的方式、形态、背景有别:案例1、2中,是“先引后还”,即教师的指示性强一些,学生在教师的先行引导下提出和发现问题;案例3、4中,是“先还后引”,即教师的指示少一些,学生先行提出和发现问题,教师随后引导。两者的教学效度,需结合教学实际来作具体评判。而且,对多数教师的常态教学来说,采取哪种方式往往不可一概而论,需因课制宜、因需而定。无论哪种形态下的教学,之所以实施效果有别,关键还在于怎么“引”怎么“还”上。好不好的标尺,看的是在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提升上的效用,而不是形式上的谁在问、谁先问。可见,要让学生自主提出和发现问题,无论怎么“还”,要想“还”好,必须“引”好;越是高层次的“还”,越需要高水平的“引”;“引而不还”“还而不引”“乱引乱还”,都将使学生的“自主”变味。

三、基于教学调研和经典论述的再思考

王荣生、郑桂华主编的《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一书中提出:“语文阅读教学在处理师生关系这个问题上,走过了三个过程。一是‘教师讲、学生听’;二是‘教师问、学生回答’;三是‘学生问、学生回答’。”若就此认定“学生问学生回答”就是最理想的问题教学结构形态,这其实是一种简单的理解、片面的概括。笔者曾在专题调研中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当你在语文课上分析解答问题有困难时,你最想( )

A.让同学代替回答;

B.让语文老师给出答案;

C.在同学帮助、回答下完成;

D.在老师引导下努力完成。

几乎100%的学生选择了最后一项而不是C项。当学生面对疑难、有所困惑时,为什么首先想到的不是“在同学帮助、回答下完成”,这说明什么?说明教师的主导性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学生本身不可替代、无法与之比肩的作用。从中也可以看出,那种完全希图“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学对话由学生自理自控的教学结构形态,根本说来,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诉求,其实质是由不合理的无视学情、独霸讲坛、排斥对话的“教师中心”,转向另一种不合理的“学生中心”,无原则地淡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刻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这是对问题教学的曲解。

苏霍姆林斯基谈及教师组织讲解与引导学生提问两者的关系时,首先强调的恰恰不是学生的“质疑”,而是“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都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面对学生产生的疑问,他又常常自己来讲评,而不是“喊学生起来回答一些个别的零碎的小问题”,更不是像现在有些教师那样——不管学生是否有相应的深厚的训练基础、不斟酌有无必要,放手就让学生“研讨”“互动”。为什么?因为这里更多的要考虑学生的实情,考虑教学成本的支出,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可见,强调学生的“自主发问”,教师的引导更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让学生有所知有所不知。这样,才可能从中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促成真正的思维对话。

《学记》云:“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善待问”表明在师生的多边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同时也不排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学生的提问,于漪老师也曾说:“面对众多问题,教师于喜悦的同时,须头脑清醒,立即分清主次、轻重,围绕教学目的与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筛选,选择最需要的加以解答。”注意,教师的“善待问”“善答问”指的并非当学生提出问题后都要由教师解答,这样只是由“师问生答”变为“生问师答”,仍停留于师生两方的单边互动。它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适切的方式解决来自学生本体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要得以切实提升并闪现思维深度,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参与和导引。正因如此,王荣生教授指出,“在课堂里,教学内容当然最好由学生提出,然而有些内容还是需由教师提出”,“语文教学应该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学其欲学,但是对身陷其中的问题,学生往往不能明确地意识到,因而就需要有站得比学生更高的教师来提出,或者‘有预谋’地引导学生去意识到进而能够‘发现问题’”。

行文至此,不妨再来回顾、剖析一下马赫穆托夫问题教学之基本要义:“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语文教学中自主提问的几点问题分析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做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做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此中谈到的“高水平问题教学”,至少包括三个要素:第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第二,组织开展探索活动;第三,学生提问并加以解决。很明显,前两点特别需要教师来“主导”。第三点“提问并加以解决”的最佳形式当然是“学生问、学生回答”的“自主范式”,但是,其中的“解决”并不排斥、也必然需要教师作为“导师”的一定介入,由学生自己提出和解决问题,只是一个必要但远不充分的条件和形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必然表现为学生先问、多问、主问,并不由此代表问题导学的水平就高。马赫穆托夫划分的高低层次,根本标准还在于学生在何等认知过程、思维状态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关推荐:

写作与口语交际教学探究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