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论文

编辑:

2014-12-04

再次,高职院校的办学根基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所以,不少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和误解。有的认为人文教育的内容不过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和思想道德课,多或者少对学生影响不大。有的人认为:自然科学作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能够经得起事实的验证,并能够在相同条件下再现。而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对象的人类社会现象,却往往带有某种偶然因素,除了极个别的现象一般很难人为地再现;判断善恶的标准也不完全在于事情的真伪,而在于是否符合人类当时的价值倾向,特别是政治的需要。

事实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仅具有满足着人类物质需要的功能,还有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的功能,而且在理论上给人以行为上的指导。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1988年起,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五类人文课程,他们认为:“一个专业工程师生活并活动在一个社会系统之中,要理解文化和人类的价值。人文学科不能再被视为仅仅是糕饼上的糖霜。”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市场经济和任何一个事物一样,也有其两面性,或者说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效应。市场的无序,冷酷的竞争,尔虞我诈的对利益的追求,这些都对人文精神的培育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现在社会中愈演愈烈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层出不穷。

作为社会大环境中一个子环境,大学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能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这也给大学的发展注入了资金上的活力,高等院校也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和社会实际相联系日益紧密,促进了大学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物质导向功能的影响,一些大学在办学理念、教育理念上出现偏差,把教育片面经济化、产业化,这样一些和经济效益关联性很少的人文专业得不到认可而被抛弃,纷纷开设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实用专业。

现在,高职院校大都压缩基础性课程,像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严重萎缩。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浅谈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

相关推荐:

浅谈高校学生教育机制探索论文  

浅谈大学数学课程分级教学的现状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