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2014大学新生的迷茫心理探讨

编辑:

2014-05-23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处世方面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心。在这样的环境中,谁懂得忍让和宽容,谁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学会相互宽容、相互尊重,逐渐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坚持公正、坦诚地对待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他们真正社会化,才能在以后的社交中做到如鱼得水。

学校还应为新生的交流与沟通多多创造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克服羞涩心理。引导他们在交往中,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去赢取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引起相互间情感的共鸣。( www.zhLZw.com )

4、摆脱“专业困境”,培养专业兴趣

刚入大学,由于接触的都是基础课程,很多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是学什么、怎么学都不了解,听到一些有关专业的反面议论,就开始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怀疑,走进了“专业困境”。

如何带领新生摆脱“专业困境”,加强正面引导首当其冲。如邀请校内外的本专业学科带头人给学生们做讲座,让他们了解专业的研究对象、发展前景和当前国内外发展现状,帮助他们进行专业学习规划。这些学者不仅可通过渊博的学识和生动的讲演让学生感受该专业的吸引力,还可通过他们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与专业走得更近。新生班还可让高年级成绩优秀的同学和新生一起谈心,交流他们的学习经验和体会。总之,正面引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另外,严格考试制度也会促进学生对专业兴趣的培养,不过这是一种外部施压方式。当前我国高校的“考”与“教”还是一体的,教课的老师也是出题的老师,甚至有的老师在考前将考试内容透漏给学生,导致学生平时不怎么学考试也能轻松过关,致使学生平时学习毫无压力。其实,在专业学习之初,适当的外在压力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关推荐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浅议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