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工商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关于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编辑:sx_chenl

2016-09-19

本文讲述了关于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赶快仔细阅读下吧。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控制人口数量一直是我国的人口政策的重点之一。然而中国还没从控制人口数量的压力中逃脱出来,另一个挑战——人口老龄化又接踵而来。这个挑战同样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比人口数量的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复杂得多。本文就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提出了一个“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观点,并且就其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人力资源

一、中国面临严峻的老龄化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人口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重人口数量的控制,而且这种偏重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的情况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人口发展的惯性,使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数量压力。然而,正当人们讨论如何控制中国的人口数量,为每年新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而担忧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正在悄然地老化。它使中国又面临另一个挑战:人口老龄化。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1年3月28日公布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表明2000年全国总人口为126583万人(这是中国大陆的人口总数,包括250万现役军人在内。在大陆进行人口普查的前后,香港、澳门和台湾也相继公布了当地的人口数据。其分别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0年6月30日公布的香港现有人口数为678万;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0年9月30日公布的澳门现有人口数为44万;台湾当局于2000年12月公布的中国台湾省和金门、马祖等岛屿的人口数为2228万;所以,2000年年底中国的人口总量应是大陆人口、香港人口、澳门人口、台湾人口之和,即126583+678+44+2228=129533万人。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大陆的人口老龄化情况进行分析,所以文中的人口情况就只考虑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情况),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许多文献中都表明“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7.0%”是不准确的),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个百分点。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我国2004年底60 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了16035.5072万(此数据是将各地区加权汇总的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据相加后除于0.966‰的抽样比得到),占全国总人口的12.34%;65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1108.0745万(此数据的计算同上),占总人口的比重的8.55%。按照国际标准,目前我国已经跨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可以看出我国在老龄化进程上是加速前进的。预测表明,65岁及以上人口在2050年达到最高峰值3.23亿,占总人口比重的23.07%。

与其他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历程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二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以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基础按中位方案所进行的中国人口预测的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龄结构正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但各个时期的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年~2000年,中国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第二阶段为2000年~2020年,这时中国将变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第三阶段为2020年~2050年,这一阶段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严重阶段。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人口总体老龄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据人口学家预测,本世纪上半叶高龄老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51‰,而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只有7‰。毫无疑问,高龄老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而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高龄老人,因为大多数60岁~70岁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能力,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照料,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庞大的“中老年”和“老老年”人口无疑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如果分地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问题,这一问题则更为迫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农村地区快于城市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从中国人口老化的地区差异上看,中国人口已经自东向西开始老化,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灰色浪潮”就将席卷全国。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人口并非到2000年前后才突然地成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问题也并非到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才突然严重起来。人口老龄化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动态的。就中国的整体情况而言,目前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还没有特别显性化,但就局部地区的情况而言,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如1993年上海人口开始负增长,目前上海最主要的人口问题并非生育水平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人口结构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二、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1.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压力

正如人们关心人口数量一样,人们之所以关心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考虑的主要是人口总量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对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化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比人口总量变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大,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同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样,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比人口数量的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只考察人口总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将所有不同年龄的人都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同质”的人,这样的考察方法会抹煞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的社会经济含义。事实上,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是“异质”的人。

中国2004年底约有16035.5072万老年人口和25037.8881万未成年人口,从数量上看,同作为消费人口的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二者的负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但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两个不同年龄组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我们就会发现,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并不是简单的1:1.56的关系,中国赡养其目前的1亿老年人口也并不一定比抚养其1.56亿未成年人口简单。因此,考察年龄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研究,它会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人口变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之一,就是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根据人的生命周期理论,随着人的生命延续,当步入老年以后,体力、智力等均会趋于衰退,劳动参与的能力也就随着减退。对于某总体人口而言,当该总体人口进入老年型,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时候,劳动参与的能力减弱,导致劳动参与率的降低,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的生育水平在短时间内下降,少年儿童人口比例急剧降低,老年人口比例相应迅速提高。在一定时间内,少年儿童人口比例的下降幅度,高于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幅度,带来了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相对上升。现在中国正处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中出现的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率较高、社会抚养比较低的过程,能够创造出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人口红利”时期。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在今后若干年内,15岁~64岁年龄组的人口比重将继续增加,到2013年左右达到最高值72.1%,随后将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中;从绝对数量看,劳动年龄人口在2016年左右达到最高值,为9.97亿人左右,随后逐年下降。2030年以后,人口总抚养必将随着老年抚养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并最终超过50%,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人口黄金时代”也将于2033年结束。

尽管中国目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还在逐年增加,但是2004年春天开始,从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进而发展到劳动力流出地区的“民工荒”、“技工荒”,劳动力出现短缺的最初信号早已经出现了。另外劳动力短缺端倪还反映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即人们可以观察到劳动力供求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劳动力需求数量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上升。自1998年以来,城市劳动力市场压力的一个主要表现时,用工单位的需求人数少于求职人数,在很多年中两者的比率明显小于1。但是,该比率最近有提高的趋势,例如2005年第一季度最高比率为0.94,第二季度为0.95,达到空前水平。在中国多年以来就业压力一直很大的情况下,出现了上述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反映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相对数量的变化。中国已经开始从劳动力“无限供给”转向劳动力“有限剩余”。尽管有人可能不同意这种观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劳动力供给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短缺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