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公共管理 > 公共政策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文

编辑:

2015-10-10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学无止境,教师首先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以创新思维训练教育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潜能,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创新发展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增强科研意识,勇于探索创新,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己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训练应遵循的原则和需要处理好的两种关系

1.目标性原则。要根据大学生年龄、心理和生理特征,确定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创新思维训练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加以训练。实践表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思维能力既不能靠教师“灌”进去,也不能靠学生“背”出来,而是要靠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综合的练习,最终内化为个人的心理品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民主气氛,创设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独立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焦点,做多维度的思考,以寻求创新的见解。

2.层次性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按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性特征(直觉思维——经验型的抽象思维——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辨证思维)分层次有区别地培养。要遵循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分析和判断的基本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层次性过程。

3.整体性原则。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功能为目标,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各项指标的功能,又要注意其相互联系性和综合功能。

4.量力性原则。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以目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智力水平为基础,也要接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循序渐进,通过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迁移性、广阔性、自觉性、批判性、顿悟性等思维品质的培养,来达到创新思维之境界。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我国公共管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初探 

浅论市民低碳意识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