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萍:MBA教育的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实践

2010-12-24 16:13:37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中国MBA教育自引进之日起,就贴上了国际化标签。这一旨在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了20年,又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课程的“西方化”太浓,已不能适应国内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商学院的最终目的是要做好学生与企业的对接,面对这些问题,国内商学院将如何打造我国MBA教育的自主品牌?如何提高我国MBA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就国内MBA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MBA中心主任张秀萍教授。

MBA中国网:张院长,您好,你这次去美国访学肯定有很多感想,您认为西方的商学院与国内商学院在办学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张教授:国内外在MBA教育办学上的不同点还是有很多的,主要表现在入口和出口两个方面。

首先,在入口上,也就是招生制度上,国内一直推行的是联考制度,而国外是申请制度。国内的商学院会对考生的联考成绩给予过多的关注,而西方商学院则更多的关注考生的工作经历、经验,比如年龄一般要求在29岁以上,有3-4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学生申请(包括自我陈述)、他人推荐等综合素质的考察,来完成招生的工作。这是国内商学院应该进行改革的地方。目前,像清华大学等院校,已经推出了提前面试的MBA申请方式,这是非常好的,也是国内商学院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其次,西方商学院在招生上更为人性化,在学员申请之后,会对学员的整体情况进行一个准确的把握和考量,对于一些没有达到读MBA标准的学生会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分析,并建议他们继续积累阅历和经验,等自己的条件更加成熟后再来申请。让学生对自己有个准确的认识,真正做到让适合的学生读MBA,也做到了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这是国内商学院应该学习的地方。

再次,就是在培养环节上,国外商学院对每门课程的设置都会跟企业紧密相连。国外商学院跟企业的对接做的非常好,无论是课堂上管理理论的传授,实际案例的分析、进入企业实践等,都会有企业导师介入,真正做到了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负责。

最后,就是在毕业的论文上,国内的MBA必须要做毕业论文,论文答辩面对的主要是商学院的教授;国外商学院的毕业论文更多的是做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真实的企业提供,你需要对这个项目作出一个完整的方案,当然这是由一个团队完成的,而且最后做汇报不是给学院的教授或导师,而是直接汇报给项目的发起人和企业高管,由他们来对你的项目作出评价,在出口就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参与实战的这样一种效果。

MBA中国网:我们说MBA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但是,目前MBA学员的“西方课程”学习,要面对日后“中国企业”的发展,对于这种现状,院校是如何权衡和考量的?商学院培养MBA的重点在哪里?

张教授:MBA“西方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中国企业”的实践并不矛盾。国内的商学院在办学方向应当具备国际化视野,在MBA培养上应当结合本土化实际。我们之所以学习西方,是因为他们有成熟、优秀的企业,而西方商学院就是将这些企业的管理实践开发成案例放到MBA课堂,其目的不是在传授案例本身,而是传授一种管理思维。这其实就是商学院培养MBA的重点所在。

应该看到,现在一些大型企业的“国籍性”越来越淡化。跨国企业的制造、采购、营销以及人力资源往往都是国际化的。它可能原材料在拉美,制造在中国,销售在澳洲。这中间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管理,而且密切相连,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管理人才具备国际化视野,又能解决当地实际,这是国内外所有商学院的发展方向。因此,我认为商学院“国际化”的最高标准应该是培养出的MBA能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企业开展管理工作。

MBA中国网:说起MBA教育的国际化问题,就必须提及案例,我国的MBA教育一直都是引用哈佛商学院案例,但是近年来,从学员到老师甚至到企业,对MBA西方案例质疑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MBA案例贴合本土实际。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教授:关于MBA案例教学,要客观和辩证的来看。我认为MBA教育自美国产生并发展,有一百年的历史,所形成的MBA课堂上的案例,那都是十分成熟和具有价值的,国内商学院完全可以借鉴,并且在教学中通过西方成熟的案例来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方法,这是很重要的。

不能否认,国内现在经济发展迅速,这是推动国内商学院发展的关键,同时也衍生出了很多成熟的企业,有些甚至可以用做MBA案例课堂的教学。但是要开发本土案例,也必须站在国际化视角,用西方成熟的理论架构和思维来对本土案例进行研究。我认为这才是案例“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正确途径。

MBA中国网:课程的设置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就国内MBA教育的发展现状,商学院该如何在课程设置上将国际化与本土化共存和兼顾呢?民族大学在课程设置上有哪些特色?

张教授: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国际化与本土化兼顾,就必须在师资、教材等方面进行努力。民大管理学院在这方面正在努力去做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也可以看作是我们学校的特色。

师资的国际化,就要求院校每年派部分师资去国外进行访学,深入的了解国外的商学院办学模式、企业发展模式,甚至文化、风俗,全面的培养商学院师资的国际化视野。

学生的国际化,在民大MBA课堂上,我们采用的教材有40-50%的英文原文版教材,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基础。我们将每年从MBA学生中推荐一批学生出国留学,我们和美国圣托马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Thomas) 等学校进行友好合作。美国圣托马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Thomas) 是国家教育部承认、有着115年历史、在国际上有着良好的口碑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对那些能在国外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优秀学生进行推荐,进行为期一年的国外学习,符合双方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会取得双学位。

在MBA课堂上,我自身来讲,很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我给MBA讲《高级管理学》,要求我的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就阅读全英文课前准备材料,这样一开始是很苦的,但是半年之后他们的语言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同时,我们有丰富的第二课堂,会举办一些跨文化交流的聚会和活动,会聘请知名企业的高管为我们的学生做讲座和论坛,为学生的交流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MBA中国网: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一所拥有着浓郁人文底蕴的院校,在MBA教育的发展上,民大将如何定位,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打造民大的MBA的核心价值?

张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在学校的氛围及教学上一直都很注重跨文化交流。在MBA培养上,我们既关心MBA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关注MBA校友长远的发展,可以说你一旦成为中央民族的大学的MBA,就永远是民大的校友,在以后的发展上,母校的所有资源都将会对你进行扶持或帮助。

基于这样一个考虑,民大最具特色的核心价值不仅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还延续到学生毕业后的长期发展,民大的师资团队将永远是我们MBA学子强大的智囊团,为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所在企业的成长出谋划策。同时,民大的合作企业资源以及校友资源非常的丰富,这也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

MBA中国网:感谢您给我们对MBA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作出解读,祝中央民族大学MBA教育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