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期末考试

最新高三历史试题质量分析:高三期末考试

编辑:sx_zhaodan

2014-05-20

最新高三历史试题质量分析:高三期末考试

【摘要】最新高三历史试题质量分析:高三期末考试是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的最新考试资讯,请您详细阅读!

一、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我区参考人数为2347人,均分为58分左右。各校因为生源不一样,发展不均衡。本次试卷难度与高考相当,题目比较灵活。全卷分值分布合理,粗略统计一下:必修一约33分,必修二约39分,必修三约28分,选修一10分,选修四10分。全卷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过分关注细节的题目基本没有。全卷很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新材料新情境”这一特点。总体而言,本次测试具有鲜明的甄别与诊断功能,对后期历史复习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可信度与效度都较好。

二、答题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得分在30分左右。错得比较多的题目有:

第2题,文言文阅读存在一定障碍;第7题,对“充分”一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第8题,对“外国资本操纵市场”一项同样存有争议,题目用词或语言表述欠严密,不果断;第16题,学生不能准确把握题中要义;第18题,同样如此,对题意理解不到位。其它一些题目相对而言区分度比较明显一些,但要准确快速作答,也并非易事。

(二)非选择题

21

第1问,平均2分。词语表述不准,错别字较多;原因分析不全,时间弄错,写成幕府时期或目前等;不能从美日双方来思考作答。建议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历史专用名词要能准确书写运用。

第2问,平均1.5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忽略了其中有两问:“变化、原因”;学科语言运用较差;“变化”不能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进行分析,“原因”不能从日本和美国两方面思考,回答时很多学生错答成明治维新。

第3问,平均1分不到,很多学生不得分。学生笼统从国家利益去分析,没有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来思考美日之间的关系;语言表述不准确;对美日两国关系认识不到位。这部分知识教材涉及较少,建议在后期复习中给予重视,并适当加以训练与整理。

第4问,平均2分。“轨迹”一问多少能回答一些;对“认识”的回答多有偏差,不能从“双方关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这个角度入手;回答面窄,仅仅从美日关系谈认识,不能升华到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高度。建议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要全面、细化、准确,不能模棱两可。

22

第1问,平均2分。“弊端”几乎没有学生写出“公有制规模大、程度高”,“危害”一问回答尚可。第2问,平均1分。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欠缺,对“说明”含义理解不清,审题不准确。本题的设问也欠妥。问题中已经指明答案“推广”,若改为“《通知》的发布有何积极作用?”或许更好些。第3问,平均2分。经营权或自主权回答不出来。名称写不全面。“作用”一问回答较好。第4问,平均1分。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到“生产关系能适应生产力的需要,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这一点,少数学生不明白“启示”的含义。建议在后期复习中强化引导、训练与讲解。

23

第1问,平均1分。对材料理解不准确,对“张之洞”的阶级属性不清楚。第2问,平均1.5分。对儒家思想的态度用词不准确,写成“尊崇、推崇、发扬”等。将“态度”与“意图”混为一谈。第3问,平均1.5分。语言表述不精练、不准确,错别字较多,如将“抨击”写成“评击”。第4问,平均1.5分。对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认识不清,不能结合中国国力的提高来探讨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后一问回答得比较好。建议教师对一些重要历史概念的讲解与阐述要准确到位。

标签:期末考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