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学计划 >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教学计划: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编辑:sx_gaohm

2015-09-09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教学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并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决定了本节课的重心不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应用,而是要让学生在获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探究方法、体验无限逼近的方法并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所以本节课在这个探究过程中花费时间较多,并引入了刘徽的割圆术的史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极限思想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本节课运用这种“微分”思想,通过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 图象的研究,获得了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式。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怎样应用这个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位移公式x=  .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4.理解 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5.会适当地选用公式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

2.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和公式法推导速度位移关系,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增加物理情感.

2.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方法的意义,增强科学能力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及其应用.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

五、教学难点

1. 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微元法推导位移时间关系式.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及其灵活应用.

六、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坐标纸、铅笔、刻度尺、多媒体课件(位移与时间.ppt)

七、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这则新闻上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从12楼掉下的人付轻伤,而在地上的救人者却被砸成重伤。这涉及到我们将来要学到的物理学知识,这里我们暂不考虑这个问题。我们想了解救人者当时以多大的加速度冲过去才能救到人。

问题展示:(ppt课件展示问题)

当时那位农民工从楼上掉下大约用时2.5秒,而曾冬祯正站在 10米远的地方,要能够接住他的工友曾冬祯至少要用多大的加速度(假设曾冬祯匀加速跑过去)?

师:匀变速直线运动跟我们生活的关系密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很有意义.对于运动问题,人们不仅关注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且还希望知道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提出问题:这个题目中正好涉及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那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书写课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新课教学]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师: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人手,讨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我们取初始时刻质点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则有t时刻原点的位置坐标与质点在o~t一段时间间隔内的位移相同.得出位移公式.请大家根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意义,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学生动手定性画出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所画的图象,求图线与初、末时刻线和时间轴围成的矩形面积.

生:正好是vt.

结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就是  图线与 t 轴所夹的矩形面积。

师: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与它的 图象,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关系呢?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思考与讨论]

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思考与讨论栏目,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一问题.

(课件投影)在“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中,某同学得到了小车在0,1,2,3,4,5几个位置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师:能否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最简便的方法估算实验中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在估算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代表它附近的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小时,这一瞬时的速度越能更准确地描述那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各段的平均速度乘以相应的时间间隔,得到该区段的位移x=vt,将这些位移加起来,就得到总位移.

师:当我们在上面的讨论中不是取0.1s时,而是取得更小些.比如0.06s,同样用这个方法计算,误差会更小些,若取0.04 s,0.02 s……误差会怎样?

生:误差会更小.所取时间间隔越短,平均速度越能更精确地描述那一瞬时的速度,误差也就越小.

[交流与讨论]

(课件投影)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关于刘徽的“割圆术”.

分割和逼近的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早在公元263年,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首创了“割圆术”——圆内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其周长和面积就越接近圆的周长和面积.他著有《九章算术》,在书中有很多创见,尤其是用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想法,含有极限观念,是他的一个大创造.他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圆内接正192边形的周长,得到了圆周率的近似值π=157/50(=3.14);后来又计算了圆内接正3 072边形的周长,又得到了圆周率的近似值π=3 927/1 250(=3.141 6),用正多边形逐渐增加边数的方法来计算圆周率,

学生讨论刘徽的“割圆术”和他的圆周率,体会里面的“微分”思想方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