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文言文复习技巧点拨

编辑:

2012-08-09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既是中学阶段进行文言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是文言翻译检测的基本要求。在平时的文言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有字字落实的意识,力求弄清每一个字词含义,这样学习,才有助于夯实文言基础,形成对文言词汇的感悟力。在做日常翻译练习时,更应该做到字字落实,并能结合上下文加以调整,力求做到句式、语气都忠实于原文。在确实无法进行直译或直译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时,才酌情采用意译手段。

四、 掌握一个口诀--对(译)替(换)调(整)删(减)保(留)补(充)

为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我们还应掌握这个翻译口诀。"对"即对译,就是根据现代汉语双音词与古汉语双音词对应的关系,充分调动已有现代词汇,直接把单音词翻译为双音词。如:晏子使楚。使,出使;楚,楚国。

"替"即替换,包括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固定结构等。如"孰与"替换为"与    相比,哪一个更   ";"槌床便大怒",床,坐具。

"调"即调整,对文言中的特殊句式以及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一些说法加以调整,使之流畅规范。

"删"即删减文言中的偏义复词、发语词、部分语助词等。

"补"即补充文言中某些省略成分。并非所有省略的东西都需补出,只是如果不补出就要影响语义表达的地方我们才补出。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在翻译中,第二个省略的主语我们就可不补出,但第三个省略的主语就非补出不可。

"保"即保留,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器物名、官职名等,在翻译中可直接保留。

在翻译中,常念念这个口诀,可避免盲目性,提醒自己努力做到字字落实。

五、 明确一条复习思路--立足课本,重视读本,辐射课外

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言学习也不例外。新教材的课本和读本中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学习的范例,我们应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就高考的角度说,一般虚词、实词的考查都要结合教材中的句子出题比较,这也要求我们学好教材。部分同学在复习中忽视教材学习,一味做练习,这是极为失策的。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