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自主招生 > 自主招生指南

自主招生指南:自主招生考试学校和考生如何准备

编辑:

2013-11-29

(2)避免大规模长时间的集中辅导,改为有针对性的指导,真正从时间和空间上放开学生。自主招生最大的特点是灵活.自主招生考试考查的重点不是考生通过大量训练获得的解题能力,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在环境和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想象力、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来面对自主招生.安排教师进行上课式的辅导形式已经不适用于自主招生的准备。比如“四大名著被改编成新版电视剧,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又如:“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我们教师怎么去辅导呢?我们的学生从高一到高三已经被管理的很死了。大量的重复背诵,大量的理科题目简单重复练习,已经是我们学生的个性所剩无几,这样的学生已经有些不太适应现在的高考,应付自主招生更不行了。

在之前的自主招生中我们很多学生在语文、英语的阅读上问题很大,文科学生政治历史的知识面很狭窄。数学、物理难度较大,这两门是理科学生自主招生比拼的关键.建议学生平时要更加重视在理科上的投入,第一学期要加强解题,尽量将实力在第一学期提升到接近高考前的水平,要让实力早到位。

因此,不管是面对高考还是自主招生,我们要改变思想:要学着放开学生。老师少布置一份作业,学生就多一分学习主动反思,班主任少管制一分,学生便多一分自立自强,老师少帮学生规划一次,学生便多一种设计体验……其实放开不容易,但是我们必须放开,放的越多我们的学生才更有思想,更有创造力。

第三,充分利用学校推荐和学生自荐两种形式,尽最大可能让我们学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获得最大收益。

我们先思考问题:学校推荐时,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前提下,是“综合实力优先、参考竞赛获奖”还是“竞赛获奖优先、参考综合实力”?

很多高校都有学校推荐和自我推荐两种形式,其中学校推荐不需满足高校提出的竞赛获奖等要求,只要是学校优秀学生即可。而自荐的考生则需要满足高校的竞赛获奖要求,因此,我们在进行学校推荐的标准应该是:“哪位同学去参加考试通过的可能性较大,则推荐谁!”

学校推荐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自主招生的成绩。有无竞赛获奖并不是学校推荐的标准。无论是竞赛优先兼顾实力,还是实力优先兼顾竞赛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兼顾?这需要制定一个标准。

自主招生是高校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惠互利,但实质上更利于高校,学生一旦被高校自主招生选中然后签好协议的话,学生就失去了高考再择优选择的机会.自主招生是一个保险,下面保了一部分“底”,上面也封了“顶”。

我们看自主招生,好似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人人见解都不同,又好似盲人摸象,我们都只能看到自主招生很小的一部分。只有身在山中,才能看清它的真相吧。

【总结】自主招生指南就为大家整理到这儿了,多了解一些关于自主招生的信息对大家会有很大帮助的,精品学习网会持续为大家整理关于自主招生的信息,请大家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自主招生指南:2014年自主招生面试准备

自主招生指南:2014年自主招生面试备考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