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试题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专练2016

编辑:

2016-06-04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B  A.裨将/大有裨益pí/bì 龃龉/含英咀华jǔ 纰缪/未雨绸缪miù/móu。B.慑服/嗫嚅shè/ niè   跻身/侪辈jī/chái   对峙/有恃无恐zhì/shìC.绚烂/驯服xuàn/xùn    角色/角逐jué  疏浚/怙恶不悛jùn/quān .D.憔悴/淬火cuì   贬谪/嫡系zhé/dí 拜谒/残碑断碣yè/jié

2 D A.故里:故乡;老家。《辞海》:“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今吉尔吉斯坦境内的碎叶城,卒于当涂。”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C.位:量词,用于人(含敬意)。D.焕然一新: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

3 A B.杂糅或偷换主语。C.成分残缺,“启动”的宾语残缺,加上“计划”或“工程”即可。D.第一分句时间与地点语序不当。

4 D 美学中的“狂欢”是一种感受世界的方式,在狂欢式的特定氛围中,颠覆了等级,形成了人与人的新的平等的关系。高贵与神圣同卑下与粗俗相妥协;粗鄙和嘲讽成为主要的表现风格。狂欢打破原有的秩序,让人们在一种新的关系中释放自我,宣泄重负,创造新的世界。“狂欢”是几千年来全体民众的一种伟大的世界感受,它使人解除了恐惧,使世界接近了人,使人接近了人。(《美学小辞典》)

(二)语言运用题

答案示例:这是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这是一个放飞梦想的舞台!

(评分说明:续写的两句中,若能恰当运用比喻,与第二句构成排比的,得满分;能用上比喻,但未构成排比的,最高可给5分;既无比喻,又构不成排比,但内容上基本得当,最高给4分)

1 B A.干:求。 C.责:要求。 D.复:反驳。

2 A A.转折连词,但是。B.结构助词,的,取消独立性;的,定语。C.介词,拿;连词,同“而”,来。D.代词,他,主语;代词,他的,定语。

3 C 例句为省略介词宾语。A.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B.判断。C.省略 D.被动。

4 C

5.翻译与断句(10分)

(1)翻译(6分)

①那即使是圣贤也难办到,这就是周公和孔子穷困和显达不相同的原因

(要点:“此、虽”1分,“所以”1分,“穷达异”1分)

②也请您为我的文章写一篇序言,但要让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篇序言。

(要点:“序其文”“ 及我之见”各1分。)

另:①这一点即使是圣贤之人也难以做到,(也是)周公孔子一个通达一个困窘(有如此差别)的原因。②希望(您)给我的文集写一篇序,这样(可使人们以后能)对我(有所)了解。(或:能了解到我。)

(2)断句(4分)

欧阳公好士之诚出于天性/故严之介/演之奇/即无曼卿/亦必见取/况二人皆交曼卿/曼卿与公即非泛交/又先下世/则因此及彼/人情天理也。故两篇皆从此入手,只直书其事,而友谊盎然,所谓文到妙来,不过自写其性情耳。(断对两处得1分)

附录:文言文译文

惟俨姓魏,是杭州人。年轻时在京城游学三十来年,虽然学的是佛学但是也精通儒学。喜欢写文章,与我已故的朋友石曼卿非常要好。曼卿待人无所选择,(无论什么人与之交往)都能友好相处。惟俨则非贤德之士就不交往,有不符合他的交友标准的,不论高贵还是低贱,一概不予接待,之断绝关系,丝毫也不顾惜。曼卿普遍友爱,惟俨耿介嫉恶,两人的志趣、性格虽有不同,但交情却毫无隔阂。曼卿曾经说:“君子应该广泛地与大众友善并与有仁德之人亲近。”但惟俨却说:“不对。我由于不结交无知乱来之人,所以才能与天下的才智之士结交,如果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那贤德的人怎么还肯和我结交呢?”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贤士多愿和惟俨交往。

他住在相国寺,足不出户十五年。人们到他的住室去拜访他,他都以礼相待,唯恐招待不周。但是等到这些人一旦做了官,成为公卿贵人,他又从不去登门请求帮助。但也曾私下感到奇怪,他平生所交的都是当世贤杰,却未看到能有古人那样卓著的功业可青史留名的。于是他说,世人所称道的贤才,如果不能指挥军队长驱万里,在海外建立功勋,就应当辅佐帝王在明堂发号施令,执行赏罚。如果两者都做不到,就应当退出官场,不接受宠爱,也不接受侮辱,而是远离尘世,保持清高,绝不屈从。怎么能只贪图享受富贵生活而无所作为呢?他喝醉了酒就用这个来讥笑在座的人。而在座的人也这样回复他,说抛弃世俗,洁身自爱,在古人容易做到;如果奋进努力,碰上好的时代,就一定要能干出一番大事业,那即使是圣贤也难办到,这就是周公和孔子穷困和显达不相同的原因。现在你总生活在寺庙中,不被世用,侥幸没有走世人的穷困或顺利的道路,(怎么)却要拿古人已做到的事来要求今天的人一定要做到呢?不过尽管这样,惟俨傲然地退隐在寺庙的斗室之中,天下的大事,当世的利弊,听他说起来整日都不厌倦,可惜就这样快衰老了啊。

曼卿死后,惟俨也在京城的东边买了一块地准备养老,并收集他自己平时所写的文章数百篇,拿给我看,并说:“曼卿死之后,您已经为他写了一篇墓表。也请您替我为我的文章写一篇序言,但要让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篇序言。”唉!惟俨不被当世所用,他的才能也没有在当世表现出来。如果考察他遒劲的笔墨、丰富飘逸的文章,也可以看出他的志向。庐陵人欧阳永叔作序。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专练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押题2016

2016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含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