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物理 > 高考物理试题

野寨中学2015届高三第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编辑:sx_mengxiang

2014-10-24

野寨中学2015届高三第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是高中物理必修(1)内容。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4分)

安徽省野寨中学每年一度的秋季运动即将开始,学校操场有标准化的橡胶跑道。在去年的秋季运动会中,高二(9)的某同学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学校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是9.84s和20.30s.关于某同学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同学100m的平均速度约为10.16m/s.

B该同学在100m和200m短跑中,位移分别是100m和200m.

C该同学的200m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9.85m/s.

D该同学起跑阶段加速度与速度都为零。

【答案】A

【考点】平均速度;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A、平均速度为: ,A正确

B、位移是从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200m的比赛有弯道,位移小于200m,B错误

C、由B知该同学的200m短跑的平均速度小于 ,C错误

D、该同学起跑阶段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为零,D错误

故选:A

2.如图甲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曲线为一正弦曲线的上半部,如图所示乙是位移—时间图像,曲线为一半圆。则在甲图中质点在0~t1时间内与乙图中质点在0-8s时间内,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图像的曲线均表示质点的运动轨迹。

B.乙图中质点在8s时刻离出发点最远。

C.甲图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图乙质点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最小。

【答案】D

【考点】v—t图像和x—t图像的应用

【解析】 A.甲乙图像的曲线均不表示质点的运动轨迹,只表示速度或者位移随时间的变化;B.乙图中质点在8s时刻刚好回到出发点,因为纵坐标为零。C.甲图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做图像的切线,看斜率的大小。

3.如图所示,a、b两条曲线是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  时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已知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t1时刻两车也相遇

B. t1时刻a车在前,b车在后

C. a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 a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车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解析】解:A、在t2时刻,两车相遇,在t1-t2时间内,a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则a的位移大,可知t1时刻,b车在前,a车在后.故A、B错误.

C、由图线可知,a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车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

D、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4.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一物体a,与此同时物体b从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v0> ,则两物体在b上升过程中相遇

B.若v0= ,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

C.若 

D.若v0 <  ,则两物体不可能在空中相遇

【答案】B

【考点】竖直上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解:若b球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则有:

B速度减为零所用的时间

②,

由   ④

由①②③④解得

当ab两球恰好在落地时相遇,则有:

此时A的位移

解得:

A、若,则两物体在b上升途中相遇,故A正确;

B、若 ,则b球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故B错误;

C、若 ,则两物体在b下降途中相遇,故C正确;

D、若 ,则两物体不可能在空中相遇,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5.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壁上,物体A、B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一起匀速向上运动,则(   )

A.物体A一定受到墙壁的弹力作用

B.物体B对物体A的作用力垂直A的斜面向上

C.物体A受重力、物体B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D.外力F一定大于A、B两物体的重力之和

【答案】C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解析】解: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

竖直方向:F=GA+GB

水平方向,不受力,故墙面无弹力

隔离A物体,必受重力、B对A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受三个力,故A错误,B也错误,C正确;

D、从整体角度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外力F一定等于A、B两物体的重力之和,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2-4-26所示,有5 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则第2 011个小球与2 012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  ).

A.2 0115 000    B.2 9895 000    C.2 0112 089   D.2 0892 011

【答案】C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以5000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

F=5000mg

再以2012个到5000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则有

故选A

7.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斜面安放一块挡板,截面为1/4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半径相等的光滑球体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球体乙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在球心O1处对甲实施一个平行于斜面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为F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2,则在此过程中(  )

A.F1缓慢增大,F2缓慢增大    B、F1缓慢增大,F2缓慢减小

C.F1缓慢减小,F2缓慢减小    D、F1缓慢减小,F2始终不变

【答案】D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先对物体乙受力分析,受重力、挡板的支持力和甲物体的支持力,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几何关系可以看出挡板的支持力不断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甲对挡板的压力不断减小,故A错误,B错误;

再对甲与乙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挡板的支持力和已知力F,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有

x方向:F+(M+m)gsinθ-F1=0

y方向:F2-(M+m)gcosθ=0

解得:

F2=(M+m)gcosθ

结合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乙对斜面的压力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 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

A.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2 s起立

B.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C.下蹲过程中人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D.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A

【考点】超重和失重.

【解析】解:A、人下蹲动作分别有失重和超重两个过程,先是加速下降失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超重对应先失重再超重,起立对应先超重再失重,对应图象可知,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由图象看出两次超重的时间间隔就是人蹲在地上持续的时间,约2s,故A正确,B错误;

C、下蹲过程既有失重又有超重,且先失重后超重,C、D均错误;

故选:A

9.如图A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2水平拉直,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如图B所示,现将图A中的细线l1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A中,若剪断水平的绳子l2,小球的加速度a=g tgθ。

B.在图A中,若剪断绳子l1,  小球的加速度是a=g 。

C.在图B中,若剪断水平的绳子l2,小球的加速度a=gSinθ

D.剪断水平的绳子l2,两者的加速度是相同并且绳子与弹簧l1是可以等效的。

【答案】B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解析】解:A、将细线l2从中间剪断后,甲球做圆周运动,剪断细线的瞬间,加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ma,

解得:a=gsinθ;故A错误;

B、在图A中,若剪断绳子l1,小球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再做圆周运动,故剪断绳子l1,小球的加速度是a=g,故B正确;

C、弹簧的弹力不可突变,将细线l2从中间剪断瞬间,对乙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tanθ=ma,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