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模拟题

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编辑:

2011-04-19

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或C(“哄闹”的“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四版《现代汉语词典》等都读hòng,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读hōng)

2.A(3分。B项对象不当,“浑然天成”多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C项误解词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自己人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团结人,把关系本应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D项望文生义,“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3.参考示例:①一花独放不是春。艺术家可以登上春晚舞台,草根同样也可以登上春晚舞台。②成功的路径千千万,努力奋斗,同样可以获得属于自己人生的春天。③春晚不仅是艺术家的舞台,而是时代的舞台。艺术植根民间,才更有时代感。(4分。角度可以是西单女孩、马梅、春晚等。态度1分,修辞1分,评点2分)

4.参考示例:(5分。观点1分;得体1分;理由3分,围绕“课程要求”“进行到一半”“高考不考”三个角度,各1分)

爸爸,“研究性学习”是必修课,不能马虎!这阶段的努力使我收获不少,这种探究能力也是高考所需要的,希望你支持!

5.D(3分。可以)

6.C(3分。①是原因,不是表现;⑤卜筑的做法;⑥客观描述园内景致)

7.B(3分。“万壑千岩的丽景”原因错,“哥哥未罢的工程”理解错)

8.(1)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箕畚,扛着铁锹,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3分。每句1分)(2)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敞屋。(3分。定语后置,“亭”、“榭”活用为动词、语句通顺各1分) (3)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的经营构建。(3分。“作文”、“韵”、“营构”、语句通顺各1分)

[附]译文

我家住在高士里,在原来的山阴道上。家旁有一座小山,好像和我有前定的缘分,它的名字叫“寓山”。以往我还是幼小的孩童的时候,季超、止祥两个兄长用斗粟换取它。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箕畚,扛着铁锹,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我当时也捧着土做小孩的游戏。等到后来二十年,松树渐渐长高,山石也渐渐变古,季超兄就弃掷离去,我却丢弃在竹子、灌木和杂草丛生的地方。我自从托病辞官南归,偶尔经过这里,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境事况,好像深有感触。于是兴建山园之兴致,就兴起而不可抑止,这就是开园之始末。

兴建之初,仅仅欲想建三五座房子就行了。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敞屋,我听了之后很不在意,认为想法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等到在山上徘徊了几回,不觉寻思客人的话,心中很是难忘。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敞屋,果然是不可缺少的。前面的建筑之事还没有结束,常在心中思考,不知不觉与众不同,突出新颖的园林构思,急迫地奔涌而出。每每到路途困窘险恶的地方,就穷尽心思考虑,表现在梦寐之中,于是便有了另辟的境地,好像是天设的一般。因此兴致更加振奋,趣味也更加浓厚。早晨出去,傍晚回来。奇寒酷暑,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都不认为是苦。两年以来,橐中一贫如洗。我身体也病了好,好了再病,这是开园的痴癖啊。

园子全部拥有山的三面,山下有平田十多亩,水和石各占一半,房屋和花木各占一半。其他轩与斋以类相从,但深幽宽敞各尽其情趣。室与山房以类相从,但高的、低的分别揭出、共显佳妙。与那些桥、榭、径、峰,高低不齐,略加衬托、装饰。大抵上虚的地方充实它,充实的地方使他虚空;聚集的地方使它分散,分散的地方使它聚集;危险的地方使它平坦,平坦的地方使它险峻。就像良医治病,克制和滋补互相下药;就象良将率兵,奇兵、正兵兼用;就象名手绘画,不让一笔不灵巧;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的经营构建。

园开于乙亥年的仲冬,至丙子年孟春,草堂才宣告成功,斋与轩也完成了。等到到了这年仲夏,经营又开始,总共一百多天,弯曲的水流流过窗下,池沼的水珠飞溅,飘拂到几案上,绿色映衬着红色的栏杆,青绿、朱红流动和浮现,色彩鲜明艳丽。这才可以称为园林。这是开园的时间。

至于山园外山川的秀丽,古时称为万壑千岩;园内花木的繁茂,不只是七松五柳这些隐者宅中树木。四时的风景,都可以泛月迎风;三径小路,自然可以呼云醉雪。这些美景我也没有空暇详尽地叙述它们了。

9.(1)借代、比喻。(2分。每点1分) (2)①离:远离君王(或遭受放逐)的苦闷;②孤:流落江湖的孤独;③思:思乡(或思君)的惆怅。(4分。每点1分,答对三点4分) (3)满:动态(1分)地表现了夜色渐深的过程(1分);新:暗示年复一年(1分),强化感情(1分)。

10.(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造化钟神秀 (3)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 (4)五十弦翻塞外声 (5)瓦釜雷鸣 (6)厚积而薄发(8分。每空一分)

11.(1)“不卑不亢”表现了野草饱满的精神和坚韧的身姿,象征了老婆婆的气节。(2分) (2)一是婆婆演艺高超,但无人赏识;二是女儿贪恋富贵名利,失去做人气节;三是现在处境凄凉。(2分。答对两点即可)

12.红酒:①引出“小贱妃”这个人物;②借红酒之口评价人物;③以红酒的情绪感染读者。(3分。各1分) 朋友:推动情节发展,引出老婆婆。(1分)(4分。意思对即可)

13.一祭古戏楼的衰败,二祭传统的戏剧文化的衰落,三祭像婆婆一样有气节的人命运的凄凉。(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4.可以有两种答案。

是。理由:两人演戏特点相同,如演戏都很出彩,都喜爱丢媚眼;性格相近,婆婆痛恨女儿丧失气节的行为,“小贱妃”拒绝权贵的非礼;命运相似,两人都湮没无闻;生活环境相同,都在相思古镇。(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不是。理由:红酒认为“小贱妃”是虚拟的人物,不能去现实中对号入座;小说中的人物富有典型性,在现实生活中总能找到小说人物的影子,但未必是原型;村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婆婆会唱戏。(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1)幸存者的个人记忆,特点:存在于个体内心深处,消失快,不易传播。(2)文化记忆,特点:以文化形式保存,可循环。(3)集体记忆,特点:进入社会,在历史中留存。(6分。形式各1分;特点各1分,答对一点即可)

16.否定电影《唐山大地震》用浪漫抒情的方式来忘却灾难的真实与残酷而粉饰太平的文化记忆方式,肯定《绊脚石》直面灾难带来的创痛、富有震撼力和创造性的文化记忆方式。(6分。有否定、肯定态度各1分;分析各2分,其中《唐山大地震》中浪漫抒情方式1分,“忘却”或“粉饰”1分,《绊脚石》中“直面灾难”1分,“富有震撼力和创造性”1分。意思对即可)

17.直面创痛,理解灾难;灾难记忆要进入到“文化记忆”的循环之中,成为社会集体记忆;文化记忆的方式要具有震撼力和创造性;人们要倾听、理解灾难,尊重灾难记忆的文化价值。(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18.见《等级评分标准》。

19.若处处有眼/则似窑内烧成之瓦器/有尺寸限在其中/一隙不容偶闭者矣/塞极而通/偶然一见/始与石性相符。(6分。每处1分)

20.清、李渔(2分。每点1分)

21. 到处都是洞,不符合石头的本性,只能等同于俗物。(或:于堵塞之中偶有畅通,才符合石头的本性)(2分。意思对即可)

22.A、E(A项中,应为“一笑而赵云出击,二笑而张飞出阵,三笑而关羽杀到”;E项中,侍萍的努力终成泡影,而四凤占了上风。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5分)

23.(1)①是“深恶而痛绝—神往—投降”这样一个过程。(2分)②阿Q起先由于思想深处的保守思想,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1分)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不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1分)最后他准备“投降”革命,他去结交“革命党”假洋鬼子,来到钱府后却被洋先生的哭丧棒打了出去,他们不准他革命。(1分)(5分。答出过程得2分,其余各1分) (2)冷子兴以演说形式介绍贾府(虚写)(1分)林黛玉和刘姥姥进贾府见证了贾府的人情冷暖、兴盛衰败(实写);(1分)冷子兴是官场的视角,林黛玉是知识女性的视角,刘姥姥是乡野村妇的视角。(5分。林黛玉生活在贾府是从内部看贾府,刘姥姥只是偶尔进贾府是从外向内看贾府。意思对即可)

24.敬畏、惊疑、否定。(3分。每点1分。答“崇敬而来的畏惧”,惊诧、吃惊,不满等亦可,答“崇敬”或“畏惧”不得分)

25.“我”是从人类的角度,(1分)人类应当超越其他生命,(1分)“我”认为人类是万物之母心爱的儿女,她应该重点关注人类未来的命运、完满和幸福,没有想到她竟然在关注跳蚤等其他生命。(1分)“万物之母”是从万物(一切生物或自然)的角度,(1分)认为一切生物都是她的儿女(或没有什么区别,应当一视同仁)(1分)。万物之母不止关注人类,还关注蛆虫等其他生物,甚至还要帮助跳蚤对抗人类。(1分)(6分。每点1分)

26.①虚拟了一个“梦”,为“我”与“万物之母”的对话创设了情境。(2分)②虚拟了“我”和“万物之母”,(2分)互为对比,便于对话,化抽象为形象,突显主旨。(2分,答对两点即可)

完整版下载: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