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说课稿 > 初三说课稿 > 语文说课稿

初三语文下册第三章说课稿怎么写:《那树》

编辑:sx_zhanglz

2016-03-22

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咀嚼语言,吸取精华,受到审美熏染,得到情感的升华。为了帮助大家,小编特此搜集了初三语文下册第三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文不仅是一篇非常好的语文学习材料,同时也是一篇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教科书,其中的思想价值、情感价值、审美价值、文学价值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运用发挥。 '

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的感慨。文章以第三人称客观的叙述,按大树的生命顺序叙述了这棵千年古树的悲惨遭遇。作者分别描写了大树早期,近期,现时三个阶段的故事,中间穿插传说,感人心魄,启人深思。文章写作思路清晰、明澈。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文章语言生动、老练、简洁,描写性和形象性很强,语言富有表现力,感染力,感情色彩强烈,表情达意含蓄,使文章意味深长,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大树的同情以及对人类罪恶行径的批判与憎恶。本文在语言、写作思路等方面都值得学生品味学习,其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意义尤为深远。

二、  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确定目标要有科学性,要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体验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依据初三学生认知规律我确立如下三维目标:

1、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语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

3、合作、探究中认识到发展与环保的矛盾,从而树立科学发展观。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文的内容及《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把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理解分析能力、让学生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妙处同时揣摩语言,正确认识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文章的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蚂蚁国的故事”的理解作为文章教学的难点。

四、 教法和学法

1、教法:《新课标》教学建议指出:“要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 我利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图片以及歌曲创设情境。(1)用情境激趣法激活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导入时:用歌曲好大一棵树和一幅鲜活的大树将学生引入情境中去,之后我说:绿色象征着生命,然而大地上站立着的、无私奉献的生命群体森林却被它深爱的人类残忍地杀害,作者王鼎钧就曾对一棵树的悲惨命运慨叹不已,让我们一起欣赏王鼎钧的散文《那树》。边说边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一幅由那树两个字变体组成的哭泣的大树形象。

(2)朗读教学法 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获得的体验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采用了朗读教学法,重点语句要多读,从而获得深刻理解,如朗读大树被杀戮的的精彩语句,重读时让学生体味“咬”、“嚼碎”等句子所渗透的作者的思想情感。(3)对话讨论教学法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起到桥梁的作用,让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步步深入课文,由整体感知到引发深入思考。如:你认为那是一棵怎样的树?他有怎样的特点和品格?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注重延伸拓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如:如果你是那位交通专家你会怎样做?,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等等。如此,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

标签:语文说课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