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计划表格北师大版

编辑:sx_zhanglz

2016-10-19

为了保证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充实的学期,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监督孩子们的学习。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七年级历史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计划,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力图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以“师生互动教学”为指导思想,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以“合作学习”模式为设计特色。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学校合作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分立、民族大融合时期,它上承秦汉,下启隋唐。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经过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大统一打下了重要基础。

这一时期有两大特点,即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本课侧重民族大融合这一特点,介绍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两个内容。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知觉、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体验,已有的历史认知水平并不高,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他们对三国这段历史(诸葛亮、曹操等人)比较熟悉,但对北魏孝文帝此人及其改革的事迹闻所未闻。所以,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长期融合的史实,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生疏的少数民族知识问题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让学生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原因也并不容易。但是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乐于参与、善于表现。给他们一个生活的,探究的课堂,让他们积极地去说、去想象、去表演,去探究,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所以,我采用合作与探究等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正确识读“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进一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基本能力。

能够概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能够分析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图,具体感知这一时期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

采用讨论法,从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等多角度对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提出自己的见解。

课后搜集有关民族友好交往的小故事,互相交流,加深对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特征的理解。

通过共同分析北魏孝文帝汉化措施的影响,学生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

通过思考“你如何看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培养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了解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史实,认识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同时认识到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要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社会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北魏孝文帝改革

2.认识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必然

教学难点: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以下教法:

1.讨论法。观点碰撞,借鉴提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内讨论,组内成员可以相互启发。

2.合作法。合作学习,共同提高。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使学生在倾听和争辩中训练了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了历史语言的表达能力。

七、课前准备

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信息高度共享的时代。他们喜欢鲜明的、时尚的、古朴的、未知的一切。因此在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历史资料,搜集有关民族友好交往的小故事,从而为上课做好准备。

教师课前充分熟悉教材、研究教材,组织学生预习、搜集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有关资料,教师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如“西晋内迁各组分布图”地图,文字史料《魏书》《资治通鉴》中的片段,孝文帝图片、《爱我中华》歌曲等,然后整合这些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精心制作课件,书写教案。学生分为四大组,前后四个人为一讨论小组。教具会用到电脑、投影仪、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放映课件、音频,上课前到班级先试用,会用到粉笔来板书。

八、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其实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民族远不止这些,为什么有些民族就淹没在了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了呢?因为各民族经过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互相取长补短,在生活方式、习俗风尚等方面逐渐趋同,这种现象就是“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北方有哪些少数民族,他们又是如何与汉族进行融合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22课   北方民族的汇聚

师:首先同学们根据课件上几道简单的填空题“与书本合作”,快速地把课文自习一下,找到答案后请在书上划下来。

一、五胡内迁

东汉魏晋以来,内迁的“五胡”指    匈奴     、 鲜卑       、    羯    、  羌       、     氐     。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的目的:学习和接受  汉    文化,进一步加强对   黄河流域  的控制。

2、内容:﹝1﹞、494年迁都      洛阳     。

﹝2﹞、汉化措施:      穿汉服         ,       学习汉语          ,        采用汉姓  ,    与汉人通婚   。

﹝3﹞作用:促进了 民族融合   。

师:下面我们“与同学合作”,

请同学们观察“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看地图,你能得到哪些有些有效信息?

生:西晋时期的都城在洛阳;西晋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羌氐

2、少数民族为什么会内迁?

生:中原王朝为了分化瓦解北方和西北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力量,并达到补充兵源和劳动力的目的,对少数民族进行招抚,甚至强迫他们内迁。

3.想一想,少数民族内迁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生:游牧民族和汉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导致民族矛盾尖锐,在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中,各民族生活方式、习俗风尚等呈现出逐渐认同的趋势,各民族逐渐融合。

师:在民族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过渡:那么,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B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鲜卑是个什么样的少数民族呢?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