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三教案 > 物理教案

沪教版初三物理大气压强教案怎么写

编辑:

2016-09-24

2.感受大气压的大小

【活动3】:吸盘对拉实验

每组两位学生合作完成,把两个吸盘对压挤出里面的空气,然后对拉,发现比较难拉开。 师:要拉开小小两个吸盘都比较费力,这是为什么?

生:可能是大气压力比较大。

师:如果吸盘比较大又如何呢?

【活动4】:马德堡半球实验。教师把两个半球分开,让同学们观察,演示合上半球时很轻松就可以把它拉开,然后抽去里面的空气,组织同学分两组对拉两个半球。

师:怎样很轻松的把半球分开?

生:让空气进去。

演示:动画演示历史上的马德堡半球实验,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把两个直径为30cm的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十六匹马对拉,结果没拉开,然后他打开阀门,轻轻的把半球拉开。(多媒体演示)

师: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大气压的什么特点?

生:非常大。

3.探究大气压的大小

【活动5】:大气压托水柱实验

(每组学生往长短不一的水管里灌满水,用手指封住水管的一端,提起这一端,可以形成一段水柱。)

师:这段水柱为什么没有掉下来?

生:是大气压把它托上去的。

师:说明大气压可以托起比较高的水柱。我们已经用了1.5m的水管了,如果增加管子的长度,实验测量很不方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

(提示: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学生讨论后得出:用水银

演示:托里拆利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点出操作的关键点,灌满水银,封住管口,倒立放入水银槽,放开手指。)

分组讨论:①管子顶部有什么?

②如何测出大气压?

③猜想管子倾斜后,水银的高度怎么变?

交流后教师演示:请学生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倾斜管子,发现高度不变。1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1.01×105帕。

(拓展探究 )

师:请同学们估计自己手掌的面积,估算手掌受到的大气压力。

(估算后发现相当于一台洗衣机的重)

师:同学们伸出手感觉一下。

(同学们纷纷伸出手)

师:感觉到了吗?

生:(惊讶)没有!

师:为什么?

生思考后: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后,小组讨论完成问题……

30年前的6月30日,三位出色的前苏联宇航员杜博罗沃里斯基、沃尔果夫和巴查耶夫为发展宇航事业,在太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30年后,俄罗斯《劳动报》记者果罗瓦切夫在标题为《致命的几十秒》一文中,揭出了30年前的悲剧原因。他在文中写道,如果当初的宇宙飞船设计师不过于自负的话,三位宇航员就不会因未穿宇航服而导致窒息死亡。

1971年6月6日,杜博罗沃里斯基、沃尔果夫和巴查耶夫顺利飞到了前苏联的“礼炮”号轨道空间站,并成了站上的第一批工作人员。6月30日,完成了长达3个多星期的工作后,三位宇航员进入“联盟—11”运载飞船准备返回地球。刚开始时飞行一切正常,但就在飞船即将进入大气层的一瞬间,座舱中与外界连接的通风安全阀门忽然松开了。通常情况下,这个安全阀要等到飞船即将着陆时才自动松开,以便使舱内与外界的气压吻合,可此时飞船还未进入大气层呢!

气压阀松动以后,飞船上的通气小窗口快速地一关一合,飞船内的空气也迅速的向太空中散去,飞船内的气压在20秒钟内从900毫米汞柱一下子降到了500毫米汞柱,1分钟之后气压表上的水银柱降至170毫米!卡马宁将军在发表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在飞船出现漏气现象4秒钟之后,杜博罗沃里斯基每分钟吸气的次数就达到了48次,而正常人应为16次,也就是说,这时的杜博罗沃里斯基几乎进入了濒死状态。这样的状态只持续了不到半分钟,可怕的死亡便降临了。卡马宁将军说,宇航员们抵达地面后,医生们采用了多种急救措施,对三人进行了长时间的抢救,但却回天乏力,终于没能挽回他们的生命。医生们在尸检中发现,三位宇航员的濒死症状几乎完全相同,他问都有脑溢血、肺部充血,耳鼓膜破损和血痰的迹象。而如果他们当时穿上了宇航服,这个悲剧完全可以避免的。继三位宇航员的悲剧发生后,历史上再未出现过不穿宇航服乘坐宇宙飞船的做法。

问 题: 1、太空和地球表面有什么区别?

2、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3、医生对三位宇航员尸检时发现的濒死症状说明了什么?

4、你认为宇航服的设计应考虑什么?

小组间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教师注意渗透:如此大的大气压作用在我们身上,对我们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保护,体现出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照“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感受大气压的大小——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大气压与我与生活的关系”这样的流程来设计。设计时很注重学生的感受,课堂围绕“学生感受”展开。因为大气压是无形的,所以设计的中心在于引导学生去感受,有了亲身感受就有深刻的体会、会有兴趣了解大气压。在实验的选择上也尽量与生活有关,加入了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实验——吸果冻引入,引起学生兴趣;在课本实验前加入小实验铺垫——在马德堡半球实验前加入吸盘实验、在托利拆利实验前加入托水柱实验;为了更能说明问题,还把课本覆杯”实验进行改进;用阅读材料使学生感受大气压与我们生活密切。只是在开展探究活动的同时,要注意知识点的落实。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大气压强教案怎么写,大家看了之后感觉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沪教版初三物理密度教案怎么写  

沪教版初三物理液体内部的压强教案怎么写  

标签:物理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