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教师资格证考试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五章要点

2011-05-16 14:40:17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一、 迁移的种类

(一)正迁移与负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而划分的两种类型。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二)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的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进行的划分。如果是前面的学习影响着后面的学习,则称为顺向迁移。逆向迁移指后面的学习影响着前面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

(四)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三、迁移的作用

第一,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第二,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与关系转换说等。

(一)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二)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发现,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