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

2011-01-10 18:07:32 字体放大:  
编者按: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已有省份陆续开展中,为了使考生能顺利通过考试,精品学习网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特收集整理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辅导资料供考生学习和参考。在此,小编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

1、对问题的理解有三个成分是公认的:1、给定:指问题的的初始状态;2、目标,指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3、障碍,指给定和目标之间必须经过思维活动才能消除的障碍。

2、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问题解决活动一般包括两类思维搜索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算法式要逐个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以尝试错误方式解决问题,它可以保证问题得以解决,但费时费力,而且往往难以实现;启发式以一定的原有经验为基础,采用选择方式搜索解决问题,这类策略简单省事、效率高,但不能保证问题的成功解决。

3、创造性不是少数天才的特权,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4、心理定势:由先前的活动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5、功能固着:指当人们习惯了一种事物的某种或者某些固定的功能时,就很难发现该事物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特点。

5、 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

一、在擅长的领域表现突出;二、以较大的单元加工信息;三、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四、能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五、能以深层方式表征问题;六、愿意花费事件分析问题;七、能很好地监视自己的操作。

6、 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时,问题的难度要适当。

7、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1953年正式发辫的一种激发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这是在国外大学颇为流行的集体讨论法。

8、头脑风暴的基本原则:1、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暂缓评价),让与会者畅所欲言;2、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完善最佳方案。3、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让与会者都有机会发表意见;4、追求与众不同、关系不密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使与会者在自由与安全的气氛中交换各种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