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2011-01-10 18:02:25 字体放大:  
编者按: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已有省份陆续开展中,为了使考生能顺利通过考试,精品学习网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特收集整理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辅导资料供考生学习和参考。在此,小编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的含义:在心里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缩微系统变化是指发展所包含的变化不是随机、混乱、无组织的,而是系统、有组织的。

2、心理发展不但包括新的行为和心理特点的出现、已有心理和行为机能的增强,还包括已有特点与能力的衰退与消失。

3、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发展。其中,思维的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特别实在婴幼儿期之后得发展中。

4、人的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

5、我国发展心理学界把青少年期界定为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段时间,将大学阶段作为成人早期或则青年期的开始。

西方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期是从十一二岁到二十一二岁这段时间,大学阶段仍属于青少年阶段。

6、青少年期分为:青少年早期(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青少年中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相当于高中阶段,青少年晚期(十七八岁到二十一二岁),相当于大学阶段。

7、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预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

8、佩里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佩里对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二元论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以对与错两种形式来进行推理,对问题及事物得看法是非此即彼的。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2、相对性阶段。此阶段的个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接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接收不同的观点;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变化着的情景对问题作出判断;他们不再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3、约定型阶段。个体不仅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既能够确定“这对于我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