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报关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

2014-09-15 13:29:47 字体放大:  

19.下列付款方式中不属于汇付的是:

A.M/T

B.T/T

C.D/D

D.D/P

【答案】 D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汇付的含义和种类。汇付是指付款人通过银行,使用各种结算工具将款项汇交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分为M/T(信汇)、T/T(电汇)和D/D(票汇)3种。故A、B、C选项在此均为错误选项;D/P为付款交单,是跟单托收的一种,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D。

★20.世界贸易组织是下列哪一回合谈判的结果:

A.多哈回合

B.乌拉圭回合

C.东京回合

D.日内瓦回合

【答案】 B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些重要谈判及其意义。世界贸易组织是于l995年1月1日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而成立的,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多哈回合是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贸易谈判,又称多哈发展议程,对推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日内瓦从1947年4月至1967年6月曾举行过四轮关于逐步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的谈判;东京回合指关贸总协定第7轮多边贸易谈判,始于1973年9月,结束于1979年11月,其讨论内容已扩大到包括非壁垒问题在内的领域。故B选项是该题的正确选项。2009年版《教材》不包含此内容。

★21.目前,在双边贸易中,下列哪个国家对中国的贸易始终都处于顺差的地位,而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A.俄罗斯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

【答案】 A

【解析】 根据当时的统计数据,在上述4个国家中,法国曾一度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后其地位逐渐下降,落后于英国、意大利等国;英国虽然对华直接投资在欧盟中首屈一指,但中方长期以来每年有几十亿美元的顺差;对意大利贸易我国则略有顺差;只有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始终都处于顺差的地位,而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钢材、铜、铝、原油和天然气等原料性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因而从俄进口增多;中方对俄的出口以轻纺产品、食品为主,其附加值较低,造成中方始终处于逆差地位。故A选项是该题的正确选项。2009年版《教材》不包含此内容。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的时间为:

A.2003年8月27日

B.2004年1月1日

C.2004年5月1日

D.2004年7月1日

【答案】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于2004年7月1日实施,因此选项D正确。

23.海关发现多征税款的,应当立即通知纳税义务人办理退还手续;纳税义务人应当:

A.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年内办理有关退税手续

B.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有关退税手续

C.自海关发出通知之日起1年内办理有关退税手续

D.自海关发出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有关退税手续

【答案】 B

【解析】 《关税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海关发现多征税款的,应当立即通知纳税义务人办理退还手续。

纳税义务人发现多缴纳税款的,自缴纳税款之日起1年内,可以以书面形式要求海关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海关应当自受理退税申请之日起30日内查实并通知纳税义务人办理退还手续。

纳税义务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有关退税手续。根据此条规定,只有B选项为正确选项。

24.进口货物的收货人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超过3个月未向海关申报的,其进口货物由海关提取依法变卖处理。变卖所得价款在优先拨付变卖处理实际支出的费用后,其他费用和税款的扣除顺序是:

A.运输、装卸、储存等费用-进口关税-进口环节税-滞报金

B.进口关税-进口环节税-滞报金-运输、装卸、储存等费用

C.滞报金-进口关税-进口环节税-运输、装卸、储存等费用

D.运输、装卸、储存等费用-滞报金-进口关税-进口环节税

【答案】 A

【解析】 根据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超过3个月未向海关申报的,其进口货物由海关提取依法变卖处理。变卖所得价款,在优先拨付变卖处理实际支出的费用后,按照:(1)运输、装卸、储存等费用;(2)进口关税;(3)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4)滞报金的顺序扣除相关费用和税款。

本题A选项符合规定,是正确的选项;B、C、D选项均颠倒了扣除程序,不符合规定,均不是正确的选项。所以本题唯一正确的选项是A。

25.某出口加工区企业从香港购进台湾产的薄型尼龙布一批,加工成女式服装后,经批准运往区外内销,该批服装向海关申报出区时,其原产地应申报为:

A.香港

B.台湾

C.中国

D.国别不详

【答案】 C

【解析】 根据海关对出口加工区产品转内销的规定,出口加工区运往境内区外的货物,原产国(地区)应按实际的填报,即对于未经加工的进口货物填报货物原进口时的原产国(地区);对于经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按现行原产地规则确定原产国(地区) 后填报。

本命题中选项A所示香港(应改称为中国香港),仅是加工区内企业从中国香港地区的商户购买进口薄型尼龙布,并注明该货物的原产国(地区)为台湾(现应改称为台澎金马关税区),故A选项不能作为原产国(地区)填报,A选项错误;选项B所示台湾(现应改称为台澎金马关税区)仅是该服装的生产原料薄型尼龙布的生产地区。该批生产原料已经加工成服装后,其4位数级的商品编码已经改变,该服装的原产国(地区)已经不是台澎金马关税区,故B选项也是错误的;选项C所示中国是该尼龙布在我国境内某出口加工区加工成服装,而且其4位数级的商品编码已经改变,按照原产地规则,该服装的原产国(地区)应为中国,故C选项是正确的;选项D所示国别不祥,是指商品经历的流程较复杂,在商品的本身中已无法确认其原来的生产国别,本选项与本题题意相悖,故D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