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生物 > 中考生物复习指导

中考生物备考资料:生物的基本特征

编辑:

2015-08-30

4.科学探究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5、设计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控制变量:强调的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只能有一个变量。只有这样当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不同结果时,才能确定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原因肯定是这个变量造成的,从而证明实验组所给实验因素的作用。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确认

一个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被试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6、食物链的书写: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从植物开始的,止于最高营养级,分解者不能写入。箭头是从植物开始指向动物,表示营养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在食物链中,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会影响另一种生物的数量的;

上面对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的吧,加油哦!

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营养级越高生物,生物数量越少。

8、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特点:能量沿食物链单向依次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特点:物质往返循环。(分解者促进自然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9、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指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的生物与非生命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一个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具有以下的特征:(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2)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3)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10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

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

1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1)植被的破坏;(2)食物链的破坏;(3)环境污染。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的中考生物备考资料,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相关推荐:

15年生物中考知识点:传粉和受精 

2015中考生物光合作用大分享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