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模拟题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试题带答案(推荐)

编辑:

2016-01-21

17.(2015•山东菏泽•21)(10分)我国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古“丝绸之路”再次成为关注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3分)

材料二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展开国事访问时表示,“我邀请莫迪总理下次访问中国时到西安去看看,看看当年玄奘藏经译经的地方”。

——新华社《外国元首访华缘何青睐西安》

(2)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玄奘对中印两国交流所做出了哪些贡献?(2分)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分析材料三,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2分)

材料四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4)材料四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启示。(3分)

【答案】(10分)(1)朝代:西汉(或汉代,1分)。

历史作用:(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每点1分,共2分)

(2)主要贡献:他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加强了中印两国的联系。(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2分)

(3)主要表现:海外贸易兴盛;

政策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每点1分,共2分)

(4)事件:郑和下西洋。(1分)

启示: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开放包容才能实现长久和平。

(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

18.(2015•重庆B卷•26)文明是指人类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的总和。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请回答: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汉字的悠久历史和绵延不绝。迄今为止,外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一朝代开始的?(1分)

(2)有学者评价说,现代西方文明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基础,请具体说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重大意义?(2分)

(3)苏联的社会主义文明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1921年,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在经济上进行了怎样的探索?(1分)

(4)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请结合汉朝的历史,举例说明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交流。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答案】26.(1)商朝(1分)

(2)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2分)

(3)实施新经济政策,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或者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分)

(4)交流(要点):汉朝的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汉与朝鲜和日本的交流;汉与欧洲的交流;佛教传入中国等。(1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同等给分。)

启示:交流互鉴有利于文明的发展;我们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和吸收不同文明的成果等。(1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答案同等给分。)

19.(2015•福建厦门•36)(10分)习近平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诗

材料二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三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应送人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两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2分)

(3)依据材料三,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2分)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2分)

【答案】(1)鉴真东渡。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3)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特点:平等、友好、互不侵犯、和平共处等。(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试题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相关推荐

2016中考化学考前必做试题练习(整套) 

2016学年中考化学一模备考试卷(练习)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