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模拟题

2010年苏州市区初三历史一模试卷

编辑:

2013-12-02

四.材料解析题(18分)

30.材料一:“……在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苏联某时期的政策调整

材料二:“……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资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美国某位总统应对危机的政策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地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请回答:

(1)有人说,二十世纪的世界史上有三次重大变革,在三个大国的历史进程中成效显著。根据三则材料写出有关的三位杰出领导人以及有关政策名称。(3分)

(2)选择其中的两次变革说说起到的什么作用。(2分)

(3)从这三位伟人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共同的品质?(1分)

31.材料一: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1958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写道:“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材料三: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他在大字报中指出:“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

材料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1)在1958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哪些失误?(2分)

(2)材料三导致了我国的哪一重大事件?(1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期提出的“又好又快”与1958年提出的“多快好省”有什么不同?(2分)

(4)通过以上材料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1分)

32.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宗室女入藏嫁之。……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雍正二年,……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府。乾隆五十七年,清政府大力整顿西藏行政事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命驻藏大臣办理。

──刘泽华等编著《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雪域铁龙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哪位公主嫁给了吐蕃的哪位赞普。(2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央政府是怎样强化驻藏大臣权力的?(2分)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结论?(2分)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分)1—5:DAADD   6—10:ABDCA  11—15:DCDBD  16—20:DABAD

二、判断(6分)BABAAB

三、填空(6分)27.焚书坑儒小篆    28.商鞅变法慈禧      29.罗伯斯比尔《法典》

四、材料解析题(18分)

30、(1)材料一: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材料二:罗斯福实施新政;材料三: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3分)

(2)列宁: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罗斯福: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邓小平:使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人民开始富裕起来(2分)

(3)大胆改革,勇于创新(1分,回答有理就可给分)

31、(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2)文化大革命(1分)

(3)“又好又快”的中心是“好”,“好”统领“快”,强调经济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而“多快好省”的中心是“快”,一味盲目地求“快”,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2分)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任何政策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经济建设要和谐、持续的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就可给分,1分)

32、(1)文成公主松赞干布(2分)

(2)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命驻藏大臣办理。(2分)

(3)汉藏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植下,西藏地区得到快速发展等。(2分;答到2点即可得全分,其它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总结:初三历史一模试卷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考生们能够复习到位,做到胸有成竹,自信的迎接中考的到来。

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

2011年河南省中考历史一模试题练习

2011初三历史中考一模试题及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