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七中学发展简史介绍

编辑:

2014-01-23

四、十年浩劫,饱受摧残

解放以后学校得到蓬勃发展,学校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不久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学校一度成为内乱、内战、批斗的场所,学生被愚弄,教师受摧残,设备遭破坏。大部分教师下放到农村或受“审查”,学生入学凭推荐,在校大部分时间用于挖防空洞,学工、学农、学军。学制缩短为初高中各两年,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975年在蔡家岗公社建立了一所农村分校,轮流安排一个班的学生在校上课和劳动,这个分校到1978年才撤消。

“十年浩劫”,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师生没有能正常上课,教学质量也被忽略,学校规模很难扩大,在这场运动中学校饱受摧残。直到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学校党政负责人戴梅魁、李仲麟等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拨乱反正,率先收回一批受过错误批判和处分的骨干教师,学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育教学上来。直到高考制度恢复,这才重新激起了教师工作热情和学生学习积极性,连续几年高考成绩斐然,升学率高,且有不少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中国科大等一流大学,学校得到上级嘉奖,获得“常德地区高考成绩优异”的奖旗。

至此,以方用、丁为戊、李先治、丁右林、易元良、胡应培、单小汀、龚纯孝、陈克理、常弼良、吴荣斌、堵祖伦、吴景岩、聂欲沂、易继法、陆成本、李国璜等为代表的名优教师,为学生、为社会所称道,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丰碑,为学校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五、新的时期,特色见长

新时期,上级根据干部“四化”要求,全面调整了学校领导班子。刘金城校长上任以后,向全体师生提出了“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奋发图强,振兴七中”的总体目标,在刘金城校长的带领下,常德七中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向前迈进。1994年8月—2003年7月,石振亚担任校长期间,带领师生员工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到2002年,学校已有49个教学班,在校生近2000多人,校园面积130余亩,校园建设发展很快,建有自强楼、芙蓉楼、科教楼、图书馆、双馨楼、学生公寓等现代化教学中心、科教中心、艺术培训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校园美化、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省园林式单位。

如何将学校办出特色来,一直是几代七中人的致力追求。他们认为,特色就是学校的品牌,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是很难叫的响的。于是以石振亚为首的学校领导明确了“按教育方针育人,凭师生素质立校”的办学原则,“努力培育现代人、文明人、成功人”的育人目标,提出了“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心育深入,艺术见长”的办学目标,并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论证,最终把七中的特色定位在“艺术”上,要把七中办成培养艺体人才的摇篮。

一整套关于创办艺术特色学校的实施方案很快出台,七中人开始了“特色”之路的艰难历程。音乐、美术、体育学科老师不够,校领导便分头行动到省内外的高等学校去“觅”,到市内外的高等学校去“挖”,终于网来了一批教学能手。

为了锻造出艺体名师,学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近来”的办法,每年都安排艺体老师到湖南师大进修学习,有的还被送到中央美术学院带薪深造,同时,学校每年都要聘请省内外一些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课,中央美院的王维新教授、湖南师大的朱辉教授等都是七中讲台上的客座老师。

办艺术特色学校,没有艺术楼不行,为了修建艺术楼,学校克服了很多困难,想尽了办法,到处筹资,可以说是历经千辛万苦才把艺术楼建起来。这座楼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投资达400多万元,能够满足音、美教学及兴趣班的培训需要:拥有5间大画室的美术培训中心,绘画所需各种用具一应俱全,无论是学素描,还是学色彩工艺,都有专门的学习场地。15个琴房,10多台钢琴,近100件古筝、手风琴、电子琴、管乐器等乐器,加上一个设施一流仅灯光音响就花了60多万元的400平方米演出大厅。

当硬件和软件都达到一定水平,艺术教育日显特色时,七中迎来了一件让他们兴奋不已的喜事:2000年5月18日,一块“湖南师大艺术学院常德附中”的牌子挂上了七中的大门,莫道宏、邹克忠等市级领导特意前来授牌,从此,七中成了湖南师大的教育基地和实习基地,七中学子也提前享受到了高校的艺术教育。

经过在特色道路上艰苦奋斗了十多年,常德市七中终于形成了特色,办出了实效,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艺术特色学校,成了培养艺体人才的摇篮。

除了艺术方面,学校在德育和心育方面也颇有特色。在德育方面:学校实行规范化管理。在教育内容上,学校构建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教育体系。学校还率先参加了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的“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实验。一系列的德育工作促进了学校文明校风的形成,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年来,没有任何严重违纪事件发生,综合治理工作受到上级的表彰。心育方面,学校加强了心理教育,是国家教育部“九五”、“十五”重点科研课题“中学协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重点实验学校。学校为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举办心理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咨询,2000年,学校与市教科所心理学会共同举办了全市心理学会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学校实验课题获省教研成果二等奖、市一等奖。

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文明建设单位、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重点中学(现更名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常德市双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常德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3年7月,李中英校长上任以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学校占地面积14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27658平方米,办公用房867平方米,生活用房7100平方米,其他用房1525平方米。体育场馆、体育器材、音乐器材、美术器材、理化生实验仪器均已配备并达国家标准。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拥有现代化的电脑房、语音室、校园局域网。图书馆藏书丰富,藏书约10万余册。学校还装备了闭路电视系统和校长办公系统。学校现已发展到54个教学班,高中42个教学班。教职员工230名,高级教师64人,教师党员105名。学校现有学生3031名。“以发展为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艺术为特色,以创新为重点、以管理为依托”,这是李中英校长的办学主张。在正确的办学思路指导下,学校各方面成绩斐然。

特长班规模由小到大,整个校园浸透着浓浓的艺术氛围,教学楼走廊、楼梯口、宣传栏到处挂着艺术班学生作品,并不时更换。目前,艺术特长生已达500多人,已呈现规模效应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仅艺体特长生就为学校捧回200多个奖项,其中既有全国的大奖,也有省级的奖励。

学校仍把德育放在首位,对学生的管理上,确保了学生重大违纪率控制在1%以下,违法犯罪率为零,安全率达到100%,全校优秀班级达标率保持在35%以上,不合格班级为零;学生品行优良率达90%以上。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校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弘扬“不忘忧患,牢记责任;为人师表,德业双馨,团结协作,艰苦奋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七中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体教师都能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投入意识。一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

80多年来,学校培养出大量人才。现已为国家输送了3万多名合格毕业生,其中有高级教师、大学教授、著名医生、国家干部、企业家、知名学者、科学家、作家、文艺工作者等。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祖亮,中校特级飞行员郑小龙,湖南农大廖晓兰教授,博大资本国际有限公司主席胡野碧,集连投资有限公司首席行政官李灵修,哈佛大学生物系博士后戴勇,著名歌手陈思思,著名模特瞿颍等都是从这里走出去。

风雨沧桑,优秀而厚实的文化在这里层层积淀;凯歌不绝,难以胜数的经世之才从这里走出去,逝者如斯,精神犹在。常德市第七中学已由当年一所简陋的小学发展成为今天这所教学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完善、教学方法独到的现代化学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在“科教兴国”的政策鼓舞下,常德市七中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总结: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常德市第七中学发展简史,希望大家认真参考,祝君在新的院校快乐学习!

相关推荐:

常德市第七中学概况介绍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