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地理 >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

中考地理选择题专项复习

编辑:

2013-10-25

49. 下列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B、渤海、黄海C、南海、东海 D、琼州海峡、渤海

50.古诗"会当凌绝顶,一览重山小"说的是我国著名山

A.泰山 B.黄山 C.庐山 D.华山

51. 下列地形区属于"黑土地"的是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52.下列山脉属于东西走向的是

A.祁连山 B. 太行山 C. 长白山 D.天山

53.材料:2001年2月28日,法国东南部突然降大雪,在通向圣马克西曼的A8号公路上,滞留了约4 000辆机动车。是说明了

A.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B.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C.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D.天气与旅游业的关系

54.海拔每降低100m,气温升高____℃。

A.0.4   B.0.5   C.0.6   D.0.7

55.在地球的运动中,地球自转的结果是

A.地球表面季节的变化 B.地球表面昼夜变化

C.绕地轴自转 D.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56.下列温度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57.如果在地球上选一个地点,要求四面朝南,应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极的极点 D.北极的极点

58.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A.苏必利尔湖 B. 里海 C. 贝加尔湖 D. 咸海

59.地形共有五中形态,其中"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是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盆地 E.高原

60.地图上的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

A.大 B.小 C. 先小后大 D.不一定

61.关于天气的叙述"当天空无云或少云时",这样的天气是

A.阴天B.晴转多云 C.晴转阴 D.晴天

62.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63.某地1月平均气温为20℃,7月平均气温是-13℃,则此地气温年较差是

A.-13℃   B.7 ℃   C.20℃   D.33 ℃

64.我国气温观测一天进行四次,是北京时间的

A .6时,12时,18时,24时    B. 7时,13时,19时,1时

C. 8时,14时,20时,2时     D .9时,15时,21时,3时

65.温带和热带的分界限是

A .回归线 B .极圈 C .赤道 D .本初子午线

66.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67.日本的四大岛中,位于最南边的是

A.北海道岛 B.九州岛 C.四国岛 D.本州岛

68.下列海峡或运河中,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

69.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澳大利亚位于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非洲板块

70. 中东地区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石油资源 B.煤炭资源C.水资源 D.生物资源

71.下列高原中,以高山气候为主的是

A.伊朗高原B.蒙古高原 C.德干高原 D.青藏高原

72.亚洲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是

A.大部分地区距海远 B.季风影响范围大 C.地势起伏很大 D.跨纬度广

73.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A.大陆性 B.海洋性、季风性 C.复杂多样 D.高温多雨

74.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

A.西亚地区 B.中亚地区 C.南亚地区 D.东亚地区

75.日本的四大岛中,最北的岛屿是

A.北海道岛 B. 九州岛 C. 四国岛 D. 本州岛

76.日本以哪种经济为主

A.加工贸易 B.农业生产C.渔业生产 D.航天工业

77.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哪个岛之间

A.新几内亚岛 B.苏门答腊岛 C.加里曼丹岛 D.爪哇岛

78.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是

A.有明显的干湿季 B.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C.终年高温多雨 D.四季分明

79.在气温的日变化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中午12点 B.凌晨2点C.午后14点 D.日出前后

80.1995年~2000年世界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是1.3%,亚洲是1.4%,2000年世界总人口是60.55亿,亚洲的总人口是36.8亿。如果2001年世界增加100人,则亚洲增加的人口数量是

A.63人 B.64人 C.65人 D.66人

 

总结: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您推荐的中考地理专项复习,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感谢您的支持。

相关推荐

中考复习资料大全推荐 

中考地理知识点复习总结: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更多频道首页 > 中考 > 中考地理 >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