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地理 > 中考地理模拟题

中考地理备考模拟试题(2016学年)

编辑:

2016-03-05

二、读图题。(读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你会了吗?)

26.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A是_______ 海;

B是我国的陆上邻国______:______ ;

E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__ 。

F附近有我国最大的渔场: ______渔场;

(2)D是我国领土的最西端:______ ;

当东部的乌苏里江7点太阳升起时,D地这里的边防战士可能在:( )

A、黑夜巡逻 B、做早操 C、收看午间新闻

(3)在图中用字母“AH”标出安徽的位置。

27.看我国山脉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山脉①是 ______,其南侧的地形区A是 ______  。

(2)山脉②是 ______,它位于我国第 ______、 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3)山脉③是______。

(4)B是 ______平原, D是 ______平原, C是 ______高原。

(5)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但易发生山地灾害,常见的山地灾害有 ,______ 等。

28.看我国温度带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填写字母所处的温度带

A、_________带,C、_________带,F、_________气候区。

(2)C与D两带之间的界线是_____________一线,此线大致与此1月 度等温线分布一致,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以此为界线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3)桐城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_____带。

29.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6分)

(1)这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 季风。

(2)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季风发源于 (大陆或海洋),其性质是______ 。

(3)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此季风带来的,所形成的雨叫 雨。

(4)每年夏初,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徘徊,阴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人们称之为 季节,七八月份,此地又出现晴朗干旱的天气,叫做 。

5.读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8分)

(1)四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多集中在 ______季。

(2)如果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即进入雨季,北京雨季的月份共 ______个月,上海雨季的月份共 ______个月,四个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2分)

(3)由上述可以总结出,我国由北向南雨季的时间长短是越来越 ;年降水量越来越______ 。

(4)读北京、广州的1、7月平均气温,两城市的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 。

30.小明打算暑期去我国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旅行,上网查阅了两地的部分景观图片,请你帮助他解答相关问题。(共5分)

(1)反映南方地区的是图______ ,该地区所在的干湿地区是______ ,其植被类型是 ______。

(2)根据景观图及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______气候。

(3)若夏季去A地区,他是否需要携带雨具______。(是、否)

三、探究题(5分)

今年三月,中央电视台报道组到我国傣族和藏族居住区采访当地少数民族的庆典活动。他们收集了一些地理资料,却不小心弄乱了,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帮助他们重新整理归类:

A.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所属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昆明,澜沧江流经此地。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广泛种植水稻,农作物一年三熟。

B.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自然特征是“高寒”,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所属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拉萨(日光城),雄伟的布达拉宫屹立在雪域高原上。

C.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牦牛为该牧区的优良畜种。该区还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藏羚羊。

D.旅游资源主要有原始热带雨林;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有竹楼、竹筒饭、孔雀舞和泼水节等独特民族特色,支柱产业是旅游业。

(1)请根据以上资料将代表该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入横线。

云南西双版纳_______ ;

西藏自治区 _______。

(2)两地地理环境相差很大,造成两地地理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中考地理备考模拟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2016年中考地理模拟试卷练习(带答案) 

中考模拟题地理(2016)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