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收费岂是一个乱字了得?

2011-01-20 14:43:02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编者按:2010年12月,河南农民时建锋因持假军牌偷逃高速过路费368万余元,被判无期徒刑。此事引起了媒体和民间的广泛关注,民间除了认为量刑过重,另外,对高速路颇高的收费,也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关推荐:
   高速公路“水”究竟有多深?
   201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
   媒体质疑2级公路“不得收费” 称6年前已取消

另据2007年7月6日的《记者观察》杂志报道,黑龙江省境内绥满公路,短短210公里路经由甘南、共和、齐市嫩江公路大桥、铁锋、扎龙、三合、花园、大庆区八个收费站。平均不到30公里就一个收费站,明显违反国家规定。根据国务院2004年颁布实施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非封闭式的收费公路的同一主线上,相邻收费站的间距不得少于50公里”。如此高密度设立的收费站违背了国家有关规定,也大大提高了公路运输成本,各地违规设卡,实在是以修路为名,行部门利益之实。河南平顶山的天价高速公路费,不过是给上述事例又增添了一个新时代的注脚罢了。

事实上,中央三令五申禁止乱收费,还有那么多地方敢于违规设置收费站,可见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禁令是多么的苍白。以往,一些地方在回应公众对公路乱收费的批评时,都会拿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还贷”,现在看来,这个理由在审计发现收费“高出投资成本数倍乃至10倍以上”的结果面前,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近年多次撰文认为,不少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外的售价甚至比在国内还便宜。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国内的物流成本太高,包括过路费、油价、管理费用等。也从另一面说明了国内高速公路收费之多、之滥、之频繁。有统计表明,1公斤货物从上海海运到纽约只需花费1.5元人民币,而从上海到贵州却需要花费6~8元人民币。据统计,在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的21.3%左右,而发达国家则是10%左右。除了过路费而外,罚款、税收、燃料费等等,一起“齐心协力”让中国的物流成本很高。其言是也。

“要想富,多修路”,曾经是一句影响广泛的口号。但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与之相伴的乱收费和工程腐败,这也使得交通领域成为贪腐高发区。希望有关部门能从从河南的天价高速路费案例中得到启示,严格监管,依法办事,还公路交通领域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