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习题及解析(3)

2012-03-08 14:26:33 字体放大:  

8.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D】训练。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发散思维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答案解析】: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比如,让学生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能的结局,或读文章的标题,去猜测文中的具体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各种假设、想象,比如,假设你当校长,你如何管理这个学校等等。

9.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B】。

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

B.活动定向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答案解析】: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结成五个阶段:了解当前活动(活动定向)的阶段、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的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

10.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

A.桑代克wWW.KAo8.Cc

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

【答案解析】:20世纪20年代桑代克根据动物和人类学习的实验材料创立了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布鲁纳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11.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体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D】。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答案解析】:复述策略是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它的获得在个体记忆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画线目的是便于多次重复记忆,属于复述策略。

12.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

A.加涅

B.华生

C.布鲁纳

D.斯金纳

【答案解析】:根据迁移发生的概括水平,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把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13.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C】。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理论

【答案解析】:贾德以实验研究了概括性的迁移后认为:先期学习A项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B项中,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两项之中。贾德的迁移理论又称概括化理论。

14.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D】。

A.教室的布置

B.教师的行为表现

C.学生的学习方式

D.学生座位的分配

【答案解析】: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课堂结构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学生座位的分配。

15.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D】。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了内化的定义,应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