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习题及解析(2)

2012-03-08 14:23:23 字体放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知识巩固的途径与方法。

【答案解析】:

(1)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科学使用各种标记方法(正确利用机械识记、必须重视无意识记、合理安排识记材料);(4)合理组织复习。

2.简述影响迁移的因素。

【答案解析】:

(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种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②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③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此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简述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答案解析】:

一方面,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另一方面,注意和意识不可分,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

4.简述遗忘的原因。

【答案解析】:

遗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消退和干扰。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干扰被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干扰又可分前摄干扰与倒摄干扰两种。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摄干扰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在长时记忆里,信息的遗忘尽管有自然消退的因素,但主要是由信息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一般来说,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相近,干扰作用越大。对于不同内容的学习如何进行合理安排,以减少彼此干扰,在巩固学习效果方面是值得考虑的。

5.简述问题解决策略中的手段目的分析法。

【答案解析】:

手段一目的分析法的核心是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其要点是:

(1)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问题:如何缩小两者差距?(2)找出缩小差距的办法及操作。

(3)如果提出的办法实施条件不够成熟,则提出第二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4)提出创造条件的办法及操作。

(5)如果(4)中提出的办法实施条件也不成熟,则提出第三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如此螺旋式地循环前进,直至问题解决。

6.学生在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时有什么要求?

【答案解析】: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时,一般有以下基本要求: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